快速康复外科是最近几年刚兴起的一个热词,顾名思义也就是让患者快速康复的方法,那么到底什么是快速康复外科呢?
快速康复外科,是指为了患者快速康复,通过有循证依据的围手术期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它包括快速通道麻醉、最佳镇痛及强有力的术后护理、微创技术等。
快速康复外科这一概念最早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enrik Kehlet教授在1997年提出,所以他也被誉为“快速康复外科之父”。最初,在国外这一概念最早被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现在它已经逐渐发展至各个学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等,在我国最早进行这一概念实施的是南京军区总医院,他们在疝手术、结直肠手术中证实了“快速康复外科”这一治疗是安全可靠的,但总体而言目前国内还在摸索属于自己的快速康复外科路径。
ERAS的核心理念就是是减少创伤和应激,所以关于快速康复外科这一环节必须是多学科联合紧密合作的。首先,在护理上,关于术前宣教,不同于传统的,不进行肠道准备,也不提倡长时间的禁饮禁食,长时间的一个禁食状态让患者处于代谢的应激状态,可导致胰岛素发生抵抗,不利于降低术后患者的并发症。一般建议无胃肠道动力障碍的患者可以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饮食,术前2小时禁食清流质饮食。若患者无糖尿病史,可在手术前10h、2h口服葡萄糖水共1500ml,可降低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的发生。若手术条件允许,一般可使用微创手术。术中时可采用胸段硬膜外麻醉,术中及时给予患者保温措施,亦可使用预防性抗生素,术中根据患者情况控制输液总量。术后一般不常规留置鼻胃管减压,仅在发生胃排空延迟时使用。有研究表明常规留置鼻胃管减压的患者比不留置的患者更早地排气排便,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一般建议不放置或早期拔除留置导尿及引流管,因为其大大增加了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进食及饮水,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措施。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大大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此外长期卧床也容易导致肺功能损害、胰岛素抵抗、肌蛋白丢失等。尽快恢复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降低感染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快速康复快科也有其自己的出院标准,那便是:恢复固体饮食;无需液体治疗;伤口愈合佳,无感染迹象;器官功能状态良好;可自由活动;经口服用镇痛药物后可良好止痛。针对快速康复外科的患者,我们也应该加强出院后随访及监测,对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好警惕,开放绿色通道,为患者帮助。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