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浙江健康网 > 浙江中老年网 > 专家讲堂  

手脚冰凉有良方

2019年12月27日    来源: 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胡宁燕

  现天气转凉,很多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还有平时就体虚的人很容易有一种情况:手脚冰凉,从内往外透着凉气,怎么捂也捂不过来。

  “手脚发凉大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先天体质虚弱,如脾阳虚;二是后天生活方式不当,如贪吃寒凉的食物、吹空调过度、穿衣服少受寒等。”

  如果任由手脚发凉,则脾阳更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弱,影响营养吸收,进一步发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黄、全身怕冷等。

  一碗汤:补脾生血,让手脚暖起来。既然是阳虚,除了远离寒凉的食物,注意保暖,补阳是一个关键,还有就是活养血液。

  这碗加减三红汤就是很好用的方子,方中都是寻常的食物:红枣、红豆及红糖,不用花什么大价钱,就能拥有跟名贵药材差不多的功效。

  红枣性温、味甘,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血虚萎黄。

  红豆性平,味甘酸,可利尿、消肿、健脾,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含铁质、维生素B12,有补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

  红糖性温,味甘、入脾,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加减三红汤是很好的冬日取暖方法。步骤为:1、把红豆洗净,浸泡两个小时,红枣洗净去核;2、锅中放入红枣、红豆,加入600毫升水,倒入红糖,待枣和红豆熟烂即可饮用。

  三味共同熬汤,连汤共食之,可治疗贫血,月经不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这个加减后的三红汤,有补脾生血之功,可改善气血不通,缓解手脚冰凉的现象。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单纯的寒性气血不通,或气血不足,此方有效。

  若是情绪烦躁易怒,宜加玫瑰花、绿萼梅;若是血瘀型,宜加红花、当归等。

  取暖的方式还有一个点:健脾温中,增益阳气。每天按揉冲门穴,也可拍打。冲门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它具有健脾化湿、理气解痉的作用。

  根据“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的理论,经常用搓热的手按揉冲门穴,可以健脾温中。如果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以增强其健脾益气温阳的效果。

  取穴。冲门穴位于人体的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4横指为3寸),在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方法为每个穴位要按揉5分钟,有酸麻胀痛感则疗效更佳。

  从现在开始,上面两个方法配合着用,不用花什么大价钱,到了冬天手脚就不会怕冷了。但愿手脚冰凉的人们通过这两个方法能有所改善,过一个暖和的大冬天!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手脚;健脾;红豆;气血;红糖;红枣;凉气;补血;足三里;穴位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

©2018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联系我们

现天气转凉,很多人特别是女性、老人,还有平时就体虚的人很容易有一种情况:手脚冰凉,从内往外透着凉气,怎么捂也捂不过来。如果任由手脚发凉,则脾阳更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弱,影响营养吸收,进一步发展可至精神不佳、面色萎黄、全身怕冷等。红枣性温、味甘,有益气补血、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血虚萎黄。红豆性平,味甘酸,可利尿、消肿、健脾,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尤其含铁质、维生素B 12,有补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从现在开始,上面两个方法配合着用,不用花什么大价钱,到了冬天手脚就不会怕冷了。但愿手脚冰凉的人们通过这两个方法能有所改善,过一个暖和的大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