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是输液过程中穿刺伤及局部脉络血行不畅导致血淤滞阻,‘不通则痛’则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受阻导致胀痛,‘淤血内蕴,蕴久化热’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发生机理是气血淤滞,热毒凝滞于血脉,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应该真正认识到静脉炎预防的重要性,减少静脉炎的发病率。
1、金黄散
配方:姜黄、生大黄、黄柏、炒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制南星、白芷、天花粉、山香圆叶、忍冬藤等以清热、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达到消肿止痛目的。
2、海带湿敷
海带性寒、味咸,具有祛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干海带用水浸泡,外敷于渗漏肿胀处,用纱布或绷带固定,然后覆盖塑料薄膜,海带干后则重新更换。每日更换4-5次,用至痊愈。
3、金果橄湿敷
金果橄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酒可活血化瘀,药合用共奏其效。将金果橄切成薄片浸泡于医用酒精中,制成金果橄酒,用纱布浸泡,敷于患处,干时及时更换,日更换2-3次,用至痊愈。
4、红归酊湿敷
红归酊中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作用,当归有活血止痛作用,酒精有祛瘀之功效,可用红花与当归3:1浸泡予酒精中,一月后,研磨外敷,三药合用可达到活血化瘀、消瘀止痛的效果,尤其是红肿、硬结难以治愈的静脉炎疗效显著。
5、鲜芦荟外敷
芦荟(选用可食用品种)具有解毒、化瘀疥疮、痈疖肿毒、跌打损伤作用。常用于美容护肤。用新鲜的芦荟叶洗净、去刺,取出内瓤,切成薄片将其敷于患处皮肤上,也可取果肉捣碎,加少许食用盐,敷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敷用时间控制在2-4H,每日更换2-3次,用至痊愈。也可直接在药店购买芦荟胶使用。
6、马铃薯外敷
先用碘伏棉棒将患处消毒、待干,然后将切好的新鲜马铃薯片(厚度约2mm)敷于患处,为了紧贴在皮肤上,用胶带固定,敷贴范围应该大于患处。当外敷有发热感时,应及时更换,保持湿润,建议每日更换3-5次,直至患处肿胀疼痛消失。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