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激烈的足球比赛,球员们总是拼尽全力在球场上与对手进行“厮杀”,往往这样意外就会不期而至,经常可以看到某球员摔倒后抱着自己的腿,表情痛苦不堪,不能动弹,那么,大家都会猜想他发生了什么,而“踝关节扭伤”就是这摔倒后往往会遭遇的。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踝关节扭伤”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田径赛场上,在球类运动场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看到它的发生,那么,发生踝关节扭伤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有人表示可以立即用热水袋热敷,马上用止痛膏药来回搓揉,还有人表示扭伤不会影响活动,一点点痛忍忍就过去了,还是坚持继续负重活动,那么,这些做法到底对不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说说“踝关节扭伤”的那些事。
我们通常说的踝关节扭伤是指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范围时,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发生撕裂伤。踝关节扭伤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崴脚”,它是最常见的关节扭伤,它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这种疼痛有些比较轻微,所以很多人在受伤后因为仍能继续活动,认为没有骨折,不被重视,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或因为错误处理而遗留后遗症,有些疼痛比较剧烈,那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了;其次是肿胀,因为扭伤后引起局部软组织的充血水肿,肉眼可见的就是皮肤的肿胀了;另外还有皮肤瘀斑以及关节活动受限两方面。
当发生踝关节扭伤时,我们所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它就是“POLICE”原则,它分别指的是:
首先,P是保护,在急性扭伤发生时,保护其实就是防止损伤的进一步加重,我们常做的就是要立即停止继续损伤,避开损伤因素,尽可能离开损伤环境,并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材料来保护受伤局部,比如支具、夹板等。需要切记的是绝对不能按摩、搓揉受伤部位,因为在急性损伤早期,盲目的按压、搓揉会加重局部的损伤,导致出血增多,损伤加重。
其次,O L是适当负荷,在踝关节扭伤的第2天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比如踝泵训练、提踵训练以及在支具保护下的适度行走,从而早期保护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接着,I是冰敷,仅限伤后48小时内,尤其是伤后24小时内效果最佳,可以使用专用冰袋,在无冰袋情况下,可以用冷水浸湿毛巾敷于受伤位置,也可以用冰镇矿泉水或冰块装入袋中进行外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2-3小时1次,特别要注意防止冻伤,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组织温度,收缩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及炎症反应,降低神经传导及组织代谢率,起到止血、消肿、镇痛的作用。
然后,C是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包裹时必须保持均匀适当的力量来拉紧绷带,避免用力过度,如果脚趾发白、有麻木感或针刺感,说明包扎过紧,需要赶紧拆开重新包裹,以维持足部血供,否则会加重包裹处远端肢体的肿胀、缺血,包裹时避免皱褶或突起,以免压坏皮肤。弹性绷带固定我们基本采用的是8字固定法。
最后,E是抬高患肢,抬高要求高于心脏水平,目的是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有利于血液回流心脏,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在踝关节扭伤的48小时内,我们一般选择间断性的冰敷,因为持续冰敷会使机体长期处于低温状态,从而激发自我保护反应,血管会再次反射性扩张;在损伤的48小时后,我们会选择热敷,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水袋、超短波治疗仪,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淤血和渗液的吸收,并可以瘢痕软化。在扭伤的48小时内为组织渗出、水肿期,这时使用活血药物会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增加渗血和水肿。所以我们应当在受伤后的48小时后,在局部血管愈合、组织内出血停止后才可以使用活血药物。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