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籽”也有大功效
2020年06月22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童徐晶

  麦蓝菜,别名王不留行,是石竹科麦蓝菜属植物。它的种子近圆球形,直径约2毫米,红褐色至黑色。干燥成熟的种子,可供药用。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等功能。而在中医的一门护理技术--耳穴压豆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小小的王不留行籽,作用可不小。

QQ截图20200622161704.jpg

  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常用于日常保健、康复。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个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张图片简单认识一下耳朵各部位所对应的的穴位。

  大学时的中医老师告诉我们,可以把耳朵看成一个倒置的小婴儿,双手抱着自己的膝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可以让我们的记忆更加形象化。

  耳穴压豆的方法为: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我们呼吸科常用的穴位有肺、支气管、交感、内分泌等,大致位置主要集中在角窝中,通过持续耳穴压豆刺激肺部相关耳穴,可以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解除平滑肌痉挛,从而达到宣肺、平喘、止咳等目的,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常见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当然耳穴压豆的作用和功效不仅仅局限于呼吸系统的疾病辅助治疗,在心血管、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的疾病中,也有许多的作用。

  在进行耳穴压豆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贴压耳穴应注意防水,以免脱落。

  2.夏天易出汗,贴压耳穴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

  3.如对胶布过敏者,可用粘合纸代之。

  4.耳廓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

  5.对过度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年老体弱、孕妇按压宜轻,急性疼痛性病症宜重手法强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耳穴压豆;耳穴;护理技术;中医;胶布;红褐色;穴位;石竹科;别名;圆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