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8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收住入院,平时也经常在院子里走走,最近几天出现双下肢乏力,脚也肿得厉害,小腿以下都出现浮肿,一压都凹下去了,家人都非常紧张,问到底出现什么情况,医院也非常重视,进行了相关的检验,也进行了双下肢血管B超等检查,以排除是否发生了深静脉血栓,那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呢?我们平时又该怎么处理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
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患者有明显的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由于静脉系统存在大量的侧枝循环,早期的血栓形成并不会妨碍静脉血的顺利回流。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挤压小腿肚子时深部出现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医学上称为Homan征)。这是因为静脉血栓形成时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的缘故,同样道理,大腿根部压痛往往提示股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预防和早期发现极为重要。一旦有怀疑深静脉血栓,就应该尽早检测血液D2聚体,B超探测深静脉以明确诊断。这样,大部分的深静脉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诊断。
对付DVT重在预防。应对所有下肢大型手术病人进行一级预防.对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术后在小腿下垫枕,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励病人的足和趾经常主动活动,并嘱其多作深呼吸及咳嗽动作;让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着医用弹力袜。对术后的年老或心脏病患者要更加重视。
如果真的发生了深静脉血栓,我们应该配合医生做些什么呢?
1.急性期我们应该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15 °~30 °,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2.一般患肢不能输入其他药物,如果要行溶栓处理,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
3.严禁按摩、推拿患肢,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4.避免碰撞患肢,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
5.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应该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增加血液黏度,加重病情。禁烟,消除烟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但可饮少量酒,促进血管扩张。
6.配合护士每班量大腿周径,密切观察患肢周径及皮肤颜色、温度变化。
7.患肢锻炼。当疼痛等症状改善时,可取平卧位,抬高患肢约45度,保持2~3分钟,然后将患肢沿床边下垂3~5分钟,再放平患肢2~3分钟,同时进行踝部和足趾的活动,每日锻炼数次,每次5~6回,以便更好地恢复患肢机能。
8.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如有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窒息感、咳嗽、咯血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务人员。
目前,深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所有新入院的病人、病情出现变化的病人都要进行VTE风险的评估,深静脉血栓出现后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病人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好的提升和进步。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