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的安徽姑娘小刘还在读高二,半个多月前一次放学回家途中,她因为右脚酸痛发麻,倒在了路边动弹不得,家人赶忙将她送至当地医院。
走着走着就“瘫”了
16岁少女竟患上了这种病
据小刘回忆,从上初三开始,她就经常腰痛,偶尔双脚会有酸胀、疼痛感。“刚开始不是非常痛,以为是自己平时缺少锻炼导致的腰肌问题或是轻微的腰椎间盘突出,就没有跟爸妈说。”
3月初,这样的疼痛感渐渐开始加重,小刘走路也出现了跛行的状况,“因为她爷爷走路也是那样的,我和她爸还以为女儿走路是遗传的问题,所以也没在意。”
直到3月中旬,小刘疼痛难忍,于是来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腰椎MRI检查显示:小刘的腰5椎体向前滑移(2度),腰椎管狭窄,诊断为“腰椎滑脱”,建议立即手术。当地医生表示,该病症一般出现在中老人患者身上比较多,像小刘这样的年纪实属罕见,经推荐,小刘一家第二天立即赶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骨科(三),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做好术前准备。
3月21日,浙江医院骨科(三)主任杨永竑主任医师为小刘在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椎管减压术(L5椎体滑移切复减压植骨融合术)。3个小时的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术后,小刘的腰和脚的疼痛感均消失,不到一周,便可以下床活动。
什么是腰椎滑脱
正常人的腰椎排列整齐,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中一个腰椎的椎体相对于邻近的下一个腰椎向前(较多)或向后(较少)滑移(前后错位),就称为腰椎滑脱,其中引起临床症状者称为腰椎滑脱症。
什么原因造成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的病因包括急性外伤又称创伤性滑脱(较少)、椎弓峡部裂;腰椎退行性病变;病理性滑脱及先天性因素等。杨永竑介绍,最多见的原因是随年龄增加而发生的退行性的腰椎滑脱,又称假性滑脱;其次为由于腰椎峡部裂而导致的腰椎滑脱,又称真性滑脱。因此,像小刘16岁就出现腰椎滑脱的状况,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腰椎滑脱患者
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1.腰骶疼痛:疼痛涉及到腰骶部,多为钝痛,极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的尾骨疼痛。
2.坐骨神经受累:出现下肢放射痛、麻木症状。
3.间歇性跛行:若神经受压或合并腰椎管狭窄则常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
4.马尾神经受牵拉或受压迫症状:滑脱严重时,马尾神经受累可出现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
腰椎滑脱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1.出现各种腰、腿疾病症状:腰、腿症状是临床最常见腰椎滑脱患者的症状。
2.合并前凸或后凸畸形,造成胸廓显著变形,导致肺组织受压与移位,使肺内小气道及毛细血管床发生扭曲,并造成肺顺应性下降及呼吸与循环阻力增加。
3.造成脊椎侧弯:位于脊柱后方椎管内的脊髓组织受压,脊髓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双下肢无力、股骨头坏死等。
腰椎滑脱的治疗和预防
杨永竑称,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滑脱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选择。保守治疗主要是通过腰部制动、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等缓解患者症状,防止滑脱进展。
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比如造成明显的脊髓或神经受压并表出症状,或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症状持续性加重,或患者出现腰部凹陷、腹部前凸,甚至躯干缩短、走路时出现摇摆,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从根源上解决患者病痛。
那么腰椎滑脱怎么预防呢?和腰椎滑脱的治疗相比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应该注重疾病的预防工作。
1.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腰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重复同一动作,出现症状时及时治疗。
2.防止外伤:外伤很容易导致腰椎滑脱病情加重,已经康复的患者容易出现二次滑脱。
3.纠正不良姿势:不良姿势会加重腰椎负荷,导致本就承担较大压力的腰椎出现病变危险。
4.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觉的时候姿势不当、床过软都会导致生理曲度不利,容易导致腰肌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所以睡眠时应合理应用枕头,避免过高或者过低。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