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天气凉爽,昼夜温差较大,稍不注意便容易导致腹部着凉,或诱发结肠过敏 ,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天气凉爽了,我们的食欲便会增加,心情舒畅了,更易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过重,导致功能紊乱。此外,秋季细菌繁殖较快,食物容易腐败,是各类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如大肠杆菌肠炎、细菌性痢疾、冰箱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等。如果患上伤寒了,就可以观察到以下表现:发烧时间较长,可有腹胀,全身乏力感,脉搏变缓慢,心情不佳,面色淡漠,伴有胸部腹部皮疹等症状。而痢疾则早期表现有发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
①注意食品卫生,不在街边摊点就餐,不购买无卫生许可证的盒饭,小菜及冷饮,不吃过夜及腐败变质的食物,不生吃水海产品,瓜果要洗净后食用,保证入口食品的卫生安全。②注意个人卫生,应注意洗手,洗澡,剪指甲,尤其注意饭前要用流动水洗净双手。③夜间午间睡觉时要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腹泻及胃部不适。④耐寒锻炼应该从秋天开始,所以多参加户外活动是很有必要的,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 ⑤日常生活中要适当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⑥保持生活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⑦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如果已感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应该做到多饮水,饮食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等,不吃上火、煎炸和凉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食物。
秋季天气变凉,由于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寒冷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另外,患感冒、发烧等感染性疾病会加重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对于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来说,秋季更应做好防范,注意饮食上的调养,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造成的伤害。
中医学说中有说到,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如果再遇上烦心事,很容易便导致心情抑郁。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包括失眠、疲倦、头痛、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感。病情轻微者,只要做到适当自我放松,舒解压力便可;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头痛、肚子痛、恶心或晕倒。
因此,秋季更应好好调养身心的健康,健康一生伴您行!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