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了,小心脑出血来袭!
2019年04月1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吴文婷

  脑出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对于患者危害十分巨大。秋冬季节是脑出血的高发时段, 可以说寒冷是脑出血的催化剂。 脑出血可能发生于任何人身上, 发生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近来降温,昼夜温差大,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应警惕脑出血发生的可能。

  为什么天气寒冷容易诱发脑出血呢?天气寒冷极易导致人体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部分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颅脑内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呢?首先要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确诊后就应坚持服药治疗。高血压患者最忌讳血压不稳,忽高忽低,这样对血管壁冲击很大,极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其次要保持情绪稳定,勿过喜过悲都可以有效预防脑出血,人在激动的时候血压容易骤升,极容易压力过高发生破裂引发脑出血。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酒和烟都能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加速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更应戒烟酒。注意调节饮食,少吃动物的脑、内脏,多吃水果、蔬菜、豆制品,配适量瘦肉、鱼、蛋类。避免过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便秘要重视,排便用力,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出血。预防便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香蕉、青菜、芹菜、韭菜等。也可做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按摩。保证三天之内至少解一次大便。坐便比蹲便更安全,蹲便时下肢血管会发生严重屈曲,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高,可使血压升高,就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选择坐便可减少脑出血发生的机会。

  对老年人来说防跌倒很重要,老年人多有脑动脉硬化,血管壁较脆弱,跌倒后会发生颅内血管破裂。因此,行动时要特别小心。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差,需要注意保暖,寒冷天是脑出血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广场舞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了解脑出血的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肢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明,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脑出血;寒冷;血管;冠心病;高血压;心脑血管;昼夜温差;血压;疾病;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