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脑卒中的那些事儿
2019年04月1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杨崇敏

  据201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约有196万人死于脑卒中,同时卒中病后存活人群中有70%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沉重负担。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个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或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还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症状持续时间至少24小时以上,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与脑卒中有关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种族等;可干预的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超重等。

  3、如何预防脑卒中

  虽说10%脑梗会发生在睡梦中,但接下来的几个“中风”前兆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我们尽早识别脑中风。

  ① 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② 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③ 单眼或双眼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或看东西有重影。

  ④ 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⑤ 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⑥ 头痛,通常是严重且突然发作或头痛的方式与往日不一样。

  ⑦ 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4、脑卒中发生后的急救

  对于脑卒中的病人来说,抢救时间非常重要。在最佳卒中急救体系中,卒中发生5分钟内就要识别清楚,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溶栓等救治,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在黄金4.5小时内成功静脉溶栓有望恢复正常。

  迅速判断脑卒中的“120”法则(任何一个符合条件都意味着是脑卒中):

  ①看“1”张脸:让患者微笑一下,看看患者脸上是否有不对称、口角歪斜的表现。

  ②查“2”只胳膊:让患者同时平行举起两只胳膊,保持10秒钟,看看10秒钟内一侧肢体是否突然无力,坠落。

  ③“0”(聆)听语言:听一听患者是否说话不清,表达困难。

  5、脑卒中的预防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仍是可防可治的,我们要时时关注,尽量不要等到发生时再去不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

  ① 保证每天饮水量,饮食宜清淡

  ② 劳逸结合,适当增加活动量

  ③ 克服不良嗜好:戒烟、酗酒、久坐等

  ④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尽早防治

  ⑤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为“战胜卒中,再立人生”,口号是“早诊早治”!很多人觉得脑卒中是老年病,但它却一直潜伏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年轻人也不能肆无忌惮地熬夜上网、抽烟酗酒、大鱼大肉,预防中风,让我们一起行动。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脑卒中;卒中;沉重负担;预防;肢体;酗酒;中风;杀手;存活;不良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