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医院的体检在上个月拉开序幕了……这几天科室陆陆续续收到体检报告,总会听到几声“哀嚎”……“我的HP怎么这么高呀??!!!”,“癌前病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吓死人啦……”,连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都会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心慌意乱,胡思乱想,那何况是普通老百姓,那今天我就给大家来普及一下——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胃液是呈强酸性的液体,很多人认为胃内不能有这样的细菌存在。它是一种微生物种类,是较为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凭借其表面包裹着一层特殊的保护性黏膜,能够抵御胃部的强酸环境,在胃部存活下来。对生存条件要求较高,像胃炎、胃溃疡等和幽门螺旋杆菌有密切的关系。世界上近乎一半的人口都受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世界卫生组织也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一类致癌因子。
随着感染的时间变长,细菌在体内寄生,繁殖,一般会有一些不典型症状,比如口臭:菌群失调等胃肠疾病症状。当我们有一些不典型症状的时候,我们也不必害怕,及时去做检查来判断自己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就可以了。现在最常见的就是C14(碳14)呼气实验,在空腹的状态下吃一粒药片,对着检测的呼气装置吹气,一般吹起10-15分钟即可。这种检查安全准确方便,没有痛苦也没有任何创伤,对老人和孩子同样适用。
据统计,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80%。目前的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为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90%-95%的人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同时如果对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进行胃镜检查,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此外,幽门螺杆菌也被认为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目前根治幽门螺杆菌就是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的传染源可能来自于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传播途径一般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一旦感染上了,如果不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陪伴您终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约80%为无症状的胃炎,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炎与胃溃疡、胃萎缩和肠化生分布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诱导胃癌前病变消退,胃黏膜炎性反应显著好转,胃黏膜萎缩在部分患者中得到改善,但是,仍有多达45%的治疗者显示疾病进展。有研究评估了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生情况:在3年随访期中,幽门螺杆菌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有4%和1.5%的患者发生了胃癌;7.5年的随访期中,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0.9%和1.3%的患者发生胃癌。因此,即使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随访以及对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筛查及胃镜检查仍是必要的。幽门螺杆菌阴性,并不一定就不是胃癌;而幽门螺杆菌阳性,大多也不是胃癌。呼气检查的意义在于提示人们:阳性患者罹患胃病的可能性高于常人;阳性的程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越大。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如果有合并明显的胃部症状,或者有胃癌家族史,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胃镜的进一步检查。
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定时体格检查及胃镜检查非常重要。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