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拉肚子,细菌性痢疾呢,就是由志贺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又称志贺菌病。主要由消化道传播,终年散发,夏秋流行。本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随患者粪便排出后,通过手、苍蝇、食物和水,经口感染。还可通过接触患者或带菌者的生活用具而感染,即病从口入。
菌痢大多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呈糊状、水状、继而会呈黏液脓血便,会有下腹不适、排便后还想排便、肛门坠胀感等症状,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重者会有昏迷、休克的表现。如果怀疑自己是细菌性痢疾需要及时就医。
那么,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呢?可以到医疗机构进行病原、血象、结肠镜检查、疟原虫、细菌培养检查以确诊。
急性菌痢一般治疗是这样的:消化道隔离,即病人须有自己的一套餐具,不与他人一同就餐、饮食清淡,热量充足、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如有发烧,不是特别严重的,可物理降温,如体温比较高,可适当应用药物进行退热。遵医嘱抗菌治疗:头孢曲松和匹美西林、阿奇霉素、小檗碱(黄连素)等。大部分急性菌痢患者于1~2周内痊愈,只有少数患者转为慢性或带菌者。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预防菌痢?如果不小心得了细菌性痢疾,我们饮食上又该注意哪些?
志贺菌存在于患者与带菌者的粪便中,抵抗力弱,加热60℃ 10分钟就可以被杀死,对酸和一般消毒剂敏感。在粪便中数小时内死亡,但在污染物品及瓜果、蔬菜上可存活10~20天。
所以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不洁或腐败食物;在菌痢流行期间,可以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有慢性菌痢病人,应注意避免进食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过度紧张和劳累、受凉等易诱发急性发作的因素。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