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悲伤带走快乐晚年
2019年09月16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王燕燕

  李大妈,今年82岁,自从老伴去世后,睡眠不好,胃口也变差,体重也莫名的下降,总觉得自己全身乏力,去医院检查各种肿瘤指标、内分泌水平均为正常,什么问题也没有,从检查结果来看,完全称得上健康,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老年科并不少见,她(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空巢老人,而空巢老人有很多的特性——孤独、寂寞、记忆力下降等!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独居和没有配偶的老年人中,感到孤独的比例更高,李大妈经过全面检查后,最终确诊为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疾病,这种极度悲伤的感觉同时会产生一连串生理上的不适感,包括失眠、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疲乏感明显等等。患者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并经常有头疼、背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记忆力也明显下降。

  如果我们的老年患者得了抑郁症的表现,不要着急,通过早期治疗和干预是可以治愈的。老年抑郁症以轻型为主,尽早发现和治疗可以使70%左右的抑郁患者得以治愈,避免发展为重型,但是整个过程需要耐心,这个耐心不仅仅是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老年患者和他们的家属。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随意停药,否则会引起病情反反复复或者逐渐加重,随意停药还会引起停药综合征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对健康更为不利,医学专家认为,轻型抑郁症的治疗应该坚持一年以上,所以我们的抑郁老年患者应该保持平稳心态,既不要过于悲观失望又不要盲目乐观,要正确看待病情,正确看待治疗效果。

  护理抑郁患者时不仅仅只依靠药物而忽视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调理,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药物、生活、心理的共同作用:在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药物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在服药期间应该严格遵照医生的医嘱规律服药,不可以随意增减药物,有情况可向医生反映,切记不要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中途停服,以免造成治疗的前功尽弃;家属应该尽量多陪伴我们的老年患者,24小时陪伴我们的老年患者,倾听他们的心声,尽量鼓励患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的愉悦;在饮食上尽量选择我们老年患者喜好的食物,补充营养,忌烟酒和辛辣饮食,多饮水;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因人而异,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多激发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一起参与整个治疗过程。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老年患者;老年抑郁症;空巢老人;记忆力;大妈;孤独;内分泌水平;治疗;肿瘤指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