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夏季防中暑,4个穴位就够了!
2020年08月26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盛吉莅

  今日小暑,即为“小热”,是二十四节气之第11个节气,意指气温升高,天气开始炎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后面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以及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三伏天”。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从“小暑”开始天气会逐渐变得闷热潮湿多雨,要开始做好迎接酷暑的准备。

  在古代,南方民间有小暑“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并将新打的米磨成粉,制成各种美食,与邻居乡亲分享来吃,表达丰收的祈愿。而在我国北方,迎接伏天到来的习俗是“吃饺子”,所谓“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由于伏天天气炎热,容易食欲不振,而饺子、炒面、鸡蛋饼等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另外,有些地方还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

  具体来讲,小暑养生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浙江医院针灸科主任诸剑芳副主任中医师跟大家一起分享。

  01

  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心属火,应时于夏,所以夏天要少动多静,适当地做会吐纳冥想,平心静气以养心神,可采用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推崇的“引气从鼻入腹,吸足为止”,每天闭眼静坐沉思2次,每次约20分钟。

  02

  夏季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要有节制,不可贪食、过量,饮食以清淡为主,注意营养均衡。

  03

  适度锻炼。虽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酷暑和严寒的时候进行体育锻炼的,尤其是老年人。当夏季气温在30℃~33℃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时间以半小时以内为宜;当最高气温高于35℃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常规的防暑药品,如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按揉穴位预防中暑

  1.按揉内关和曲池穴:一旦出现中暑三大症——头痛、出汗、口干即可按揉。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内关穴、曲池穴各50次。

  2.按揉关冲、少冲穴:当出现头晕、头痛、口渴、恶心、欲呕等中暑症状时,患者自己或其家人可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这两个穴位,最好用指甲尖掐、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04

  借助夏季三伏天的时机进行冬病夏治,减少、减轻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及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的发生和发作程度。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艾灸、埋线、拔罐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方法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根据具体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分别于三伏天各敷一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或针灸拔罐等治疗措施,整个疗程持续连续3~5年。

  哪些疾病适合药物穴位贴敷?

  1.各种痛症:颈椎病、腰椎病、腰肌劳损、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病等,冬季寒冷时加重,病情反复不断者。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等。

  4.小儿哮喘、久咳、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发育迟缓等。

  5.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经行泄泻、慢性盆腔炎、不孕症等。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穴位;天气;酷暑;二十四节气;气温升高;病证;民间;饺子;预防中暑;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