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风的那些事,你了解多少?
2019年04月2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朱康怡

  最近这几天,在和家里人聊天的时候,我的哥哥和我讲起了他的痛风最近又发作了,很痛苦,这几天一直在吃药看病,时不时也会问我一些问题,但是我对于痛风也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也特地的查了一下,了解了一些,记录下来。

  痛风顽疾是当今临床医学上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给越来越多的人带去了困扰,所以日常我们不可忽视对其的充分认识,了解其症状,及时得到相关治疗是关键。那么什么是痛风呢?痛风是由于人体代谢发生了变化。导致尿酸(血清中尿酸来源80%是体内氨基酸、核酸等分解出来,而20%是由含嘌呤或核蛋白食物代谢而来。)增加或者是排出少。形成了高尿酸血症。而尿酸又以钠盐形式,沉浸在关节和软骨中。从而引起组织产生炎症。这样就形成了痛风。痛风发生时我们该做哪些检查呢?血尿酸测定: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女性超过6mg/dl为高尿酸血症。还有尿尿酸测定: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还可以做影像学检查: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问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像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那么,痛风的症状有哪些?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首发部位常是脚的大拇趾,关节红肿、灼热发胀,不能盖被子,脚伸在外边,若有轻微的风吹过或稍有触碰,活动一下脚趾头,立马疼痛得像钻心一样。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那么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该怎么治疗呢。我们首先需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药物有这些:

  (1)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像我哥哥,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就很明显,他有明显的腹泻症状。

  (3)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痛风是嘌呤代谢长期障碍以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发生与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痛风病人的饮食原则主要是应该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像我哥哥和我吐槽,他就是只吃了一点点的豆腐,痛风就复发了。而痛风患者的主食不应该选用粗粮,因为粗粮产生的嘌呤较多,所以尽量避免食用糙米、粗面粉、全麦片等。副食中,不必限制鸡蛋和牛奶、鱼、鸡肉、牛羊肉;但是不宜吃富含嘌呤物质的食物,如:各种动物内脏、肉类汤汁、各种肉食、骨髓、海鱼(特别是沙丁鱼)、鱼籽、虾、蟹、发酵食物、海菜;各种豆类(特别是豌豆)、花生米、菠菜、菜花、蘑菇、等。辣椒等食品可以诱发或加重痛风,应禁止食用。痛风与肥胖、高脂血症密相关。所以,控制脂肪与蛋白质的摄入,对于预防痛风发生和加重有一定作用。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的碱性素食为主,可以多吃一些含嘌呤较低的奶类和蛋类,痛风患者的蛋白质摄入应限制在每公斤体重每日0.8-1.0克以下,脂肪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日60克以下,禁止吃动物油。 并且应多饮水,这样有利于尿酸的排出,每日饮水量应在2升以上。酒(尤其是啤酒)、浓茶、咖啡应避免。 

  痛风的发作很痛苦,患者也会很烦恼,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在痛风发作的同时也要做好护理,遵医嘱进行治疗,之后也要保持好的日常习惯预防复发。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痛风;关节;尿酸;嘌呤;发作;高尿酸血症;秋水仙碱;治疗;受累;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