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不容小觑
2019年04月2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倪丽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长,每年的健康体检也成了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拉肚子、便秘、肠胃功能不好、年纪大了,就去做个肠镜检查,也是越来越为大家接受。可是肠镜如果查出来有息肉,那么就有纠结的来了,什么是结肠息肉呀,息肉会变成癌吗,一定要摘吗,我为什么为长息肉呀。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普及下结肠息肉的知识点。

  首先来讲下什么是结肠息肉。其实结肠息肉通俗地说是结肠管壁上长出的肉瘩,是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的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结肠息肉,一般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那么息肉会发生癌变吗?一定要摘除吗?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生癌变: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有恶变的倾向,尤其是大于2cm的。这类息肉不会自行消退,也无法用药物消除,如果不及时摘除,时间长了可能发生癌变。在结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大多数。研究发现,近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这个变化过程一般是5-10年。因此早发现早摘除,能够有效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可是肠管上为啥会长息肉呢?其实这个跟很多因素有关,1.生活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习惯,经常食用腌制的食物或者吃烧烤等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物;长期吸烟、酗酒;久坐少动;2.年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10%-30%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肠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3.肠道炎性疾病;4.遗传;5.基因异常。肠道息肉发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不良饮食习惯、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是肠道长息肉的主要原因。

  也有担心肠息肉会复发吗?肠息肉摘除后,如果饮食不注意、生活不规律,仍然有再长的可能,因此定期复查很重要。建议患者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分别再做肠镜检查,如果没问题就隔三年再复查。

  说了这么多,那么该怎么如何预防?专家建议:1. 饮食上尽量少吃辛辣、油腻、高脂肪食物,少吃烧烤、腌制、熏制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杂粮;2. 不久坐,不熬夜,多运动,控制体重,少烟酒,放松心情;3. 最好养成每天1-2次的排便习惯;4. 当有腹痛、腹泻、便秘症状久治不愈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5.年龄在40岁以上或者有肠癌息肉家族史的人群最好定期肠镜检查,排查风险。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息肉;结肠息肉;检查;腺瘤性息肉;肠胃功能;便秘;癌变;直肠癌;体检;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