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低血糖预防
2019年04月2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徐婧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临床上症状通常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严重者还可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但是有一少部分糖友在发生低血糖时并不会有以上这些明显的反应,我们在临床上称之为“无感知性低血糖”。

  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在糖尿病中,低血糖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对糖友,我们经常说:一次低血糖抵消十年的控糖努力。低血糖会使心肌血供减少,增加心律失常风险,同时对糖友的眼睛、肾脏、脑等器官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低血糖?尤其是针对无感知性低血糖,糖友应该引起更高的重视。

  糖友无法感知自身发生低血糖时,血糖的监测就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降糖药物的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改动后、进食量减少时、饮酒过后、运动后、减重后、夜间等情况,这些情况下,糖友更应该增加测血糖的频率。

  合理饮食,用药后按时进餐,对于血糖的控制,不应对血糖的控制过于严格,老年人的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些。

  其次,合理运动,除了注意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外,还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相对固定,运动强度应该适中,合适的运动强度是运动时脉率=170-年龄,每次运动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另外,使用降糖药物应严格执行医嘱,注意剂量准确,使用胰岛素时,糖友应尽量避免在四肢注射胰岛素,以免加快胰岛素的吸收,进而引发低血糖。 

  最后,身边常备小饼干或糖果,因为即使遵从治疗计划,也会有血糖水平突然降低的情况,。

  常发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低血糖的患者,可能在心理上会产生恐惧、焦虑,让糖友对血糖控制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降糖治疗。对于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友们更要产生高度的重视,加强血糖的监测,讨论并发现产生低血糖可能的原因,并积极干预治疗,提高警惕,才能有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低血糖;血糖;胰岛素;感知;糖尿病患者血糖;空腹血糖浓度;老年糖尿病患者;饥饿;降糖药物;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