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失眠怎么办?
2019年04月1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高波

  吴大伯到了六十多“耳顺”的年龄,家境不错,儿女孝顺,退休后本该含饴弄孙,过上幸福生活。可是“失眠”缠上了他,黑夜里睁着眼等天亮的日子真难捱,吴大伯日渐憔悴,白天无精打采,头昏头痛,脾气也变差,脑子也变笨了。家人送他去当地医院内科就医,身上各系统查了个遍,也没发现大问题呀。配了安眠药,似乎也并不解决问题。吴大伯索性到了省城杭州,找了口碑不错的三甲大医院,住进了医院的神经内科。大医院的医生到底有经验,精神卫生科会诊后诊断“非器质性失眠症”,转入身心医学病区,专科医生对症下药,吴大伯当晚就睡了个安稳觉。经过综合的治疗和干预,一周后大伯出院了。出院时,大伯和护士长说,哪些睡不着、睡不好的日子太痛苦了,当时想死的心都有。所以,大家不要以为年纪大了,睡眠自然差了,失眠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哦。

  老年人如果翻来覆去睡不着;或者睡眠浅,醒后仍感困倦;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严重时彻夜不眠等情况,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那么,不是简单的睡不好,是得了“失眠症”。

  65岁以上老年人,约二到五成的人会摊上“失眠症”这档事,这是因为脑功能退化、鼾症、各种躯体疾病、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症会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健康感”,引起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还会影响认知功能。怪不得吴大伯会觉得记忆差了,反应迟钝了,整个人变笨笨的。这是因为我们的睡眠,分深度的眼动睡眠(REM)和之前的非眼动睡眠(non-REM)。眼动睡眠时,大脑清除“垃圾”内存,会造成遗忘。同样我们总是睡不着,大脑就像电脑一样清理临时文件,以提高整体运行速度,造成遗忘。人需要睡眠,就象鱼儿需要水一样!因此,对老年失眠症需要重视,了解病因,有的放矢的治疗。

  医生给吴大伯下了什么药呢,让他一夜安眠,并摆脱失眠困扰。原来,吴大伯转入精神卫生科后,专职的心理评估师轩轩拜访大伯,经过评估,发现他有焦虑和抑郁情绪,个性中有神经质、疑病等因子。轩轩给大伯进行了认知心理治疗,通过深入的沟通,找出大伯失眠的因素,然后通过个体方式,引导他建立良好的睡眠认知和习惯。主管吴医师给吴大伯选择了镇静安眠药物,这类药物对入睡困难患者,老年人耐受性较好,不改变睡眠结构,不良反应也少,同时又加了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在身心医学病房,还有各种活动,吴大伯和陪伴的家人一起打打乒乓球,看看电影,身心逐渐放松。大伯在家的时候,有时喜欢小酌一口,他问护士长,回家后可以喝酒吗。护士长告诉他,喝适量的酒可促进睡眠,降低睡眠潜伏期和快动眼睡眠时间,但长期喝酒或喝多可造成睡眠紊乱,建议晚餐少量喝点红酒。吴大伯的失眠症治好了,他由衷的感谢医护人员,认为他们把他从黑暗的泥淖中拉了出来。

  从吴大伯的案例看,对老年失眠,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才是正确的哦。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大伯;睡眠;失眠症;失眠;治疗;护士长;身心医学;生活质量;卫生科;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