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接近尾声的时刻,远在深圳的方明(化名)给浙江医院寄来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感谢浙江医院,感谢胸外科,感谢重症医学科(ICU),将我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对于方明一家来说,和浙江医院的缘分,要从三年前说起。
肺癌!
生命却在这里得以延续
2015年6月,家住浙西山区的方云(化名)被查出患了肺部肿瘤,儿子方明远在深圳工作,一听说父亲患病立即赶了回来,带着父亲辗转于杭州各大医院就诊,心情十分沉重。他们经朋友介绍找到浙江医院灵隐院区,找到浙江医院胸外科祝鑫海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患者左侧肺癌已处于中晚期,无法立即手术,和浙江医院胸外科主任陈国平主任医师汇报并认真分析讨论,他大胆提出“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再考虑手术根治”的方案,就病情与患者家属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交流。一听说还有希望根治,方云一家人将信将疑“大多数专家都说我爸这个病太晚了,保守治疗算了,我是在家庭会议上力排众议,选择留在浙江医院治疗,后来看起来,我的这个决定十分英明!”方明略有得意地说。
祝鑫海对这位患者记忆犹新,“当时,患者左肺中央型鳞癌,伴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Ⅲb期),我们先进行了4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幸运的是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肿瘤降期有手术机会了。面对患者的信任,科室在进行详细的病例讨论后,制定了左全肺切除的手术方案,患者当时有点犹豫,经过一番深入的沟通后,一家人终于下定决心,坚决配合!”
“当时我们真的下不了决心手术,风险太大了,但是一段时间接触下来,我们觉得浙江医院胸外科值得我们信任,我就把我爸托付给医生了。”方明回忆道。
手术顺利完成,在医护团队的精心呵护下,术后患者恢复得很快。如今,转眼3年过去了,70岁的老方平时在家种菜养鸭,每隔几个月就要来浙江医院复查一次,如果他自己不提,谁也不知道他曾是一个肺癌中晚期患者,只有一半的肺。随访过程中,他的病情也一直很稳定,成为了这一类肿瘤患者里,最幸运的10%。
一次感冒,急转直下
2018年11月底,老方受凉后感冒,吃药没好住进了老家的医院输液。发热、气急、咳嗽,他万万没有想到,不到2天时间病情急转直下,又一次被救护车送到了浙江医院,在三墩院区,守护他的依然是三年前为他做手术的胸外科。
“我们原先还怀疑是肿瘤复发转移了,结果详细评估发现患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肝肾功能、心脏都出现损伤,病情十分危重。”祝鑫海说,胸外科立即为患者制定了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入院第二天上午,老方的病情还在发展,解了个小便突然失去意识,祝鑫海和浙江医院胸外科李传传医师、护士长马燕副主任护师等迅速组织抢救,麻醉科医生第一时间赶到病房进行气管插管,老方立即被送进了ICU。
身在深圳的方明心急如焚,急急忙忙赶回杭州。“祝主任马上抽时间详细说明情况,让我对父亲的病情有了了解,也让我心里有了底。”方明说。
ICU精心救治
他脱离危险
一侧肺切除,另一侧肺大叶性肺炎伴有纤维化、胸腔积液、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感染性休克……看到患者的时候,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蔡国龙主任医师、颜默磊医师、张慧慧医师等心情凝重,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患者病情十分危急,但是,作为一个医者,面对以生命托付的患者和家属时,他们定会拼尽全力。
ICU团队迅速判断,患者有左肺切除史,只有右肺通气,立即采用小潮气量呼吸支持,尽可能保护右肺功能。由于患者年纪大,存在误吸的可能,遂在做好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做了支气管镜探查,镜下查看气道情况。探查发现确实有大量痰液,少量误吸物,予即刻吸引,有效控制肺部感染的进展。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师王金成给患者做气管纤维支气管镜探查,这看上去只是个冷冰冰的专业名词,但是做这个操作不简单,需要非常精准与熟练才能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达到理想的效果。
顺利进行气管纤维支气管镜探查后,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CU团队的专业以及丰富的经验,每一次当机立断,每一次选择,都为患者的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护理团队守护在侧,给了患者最坚定的支持。
“像这样的患者,根据美国的临床数据,死亡率是45%,患者剩余肺功能非常弱,脱机难。”颜默磊说。在ICU的5天时间里,在ICU团队的奋力抢救治疗下,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他,老方的病情一天天好起来了,一周后脱机拔管,老方从鬼门关回来了。
蔡国龙说:“浙江医院三墩院区ICU团队通力合作,对病情做出非常迅速的判断,做了及时、果断的治疗,患者才能够迅速恢复,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方明一直守护在ICU外面,每天一个小时的探视,焦虑又忐忑,“颜医生每天都会给我们通报当天的情况,简洁明了,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和鼓励。”当得知父亲能够从ICU出来,回到胸外科病房的时候,方明激动极了。
考验一个接一个
幸运的是都度过了
回到胸外科病房,能够守护在父亲身边,方明觉得安心了很多。可是,出ICU的当晚,方云又突发胸闷气急,端坐呼吸,浙江医院胸外科夏利龙医师闻讯立即从家中赶到医院,和值班医师李传传一起展开抢救。
考验一个接着一个,回胸外科病房的第三天是个周六,杭州下起第一场大雪,中午方明外出买饭,刚出医院就接到了母亲带着哭腔的电话:“你爸快不行了!”方明一口气跑回了医院。这边,浙江医院胸外科张雷医师正在吃饭,听到呼叫放下饭碗就到病房抢救,护士、麻醉科同事也瞬间到位,再一次使老方转危为安。
就这样,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老方的病情艰难地一点点好转,终于度过了危险期,胸管拔除了、营养管拔除了、渐渐能自己吃饭了,康复医学团队也开始介入,锻炼恢复老方的活动功能,在经历了这一切后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
方明也放下心来,返回深圳上班。念及帮他父亲度过各种危险的浙江医院医护人员们,忍不住提笔写下了感谢信。“真的非常感谢,所有的一切,都带给我们温暖!”他写道。
而作为浙江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一切均是常态,患者生命相托,我们惟有全力以赴。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