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喷嚏礼仪”!打喷嚏时,抬起你的手肘
2021年01月2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蔡婷婷

  打喷嚏的现象是指在将进入鼻腔的异物(如灰尘、细菌、花粉等)驱赶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反射”。异物进入以后,位于鼻粘膜上的三叉神经向作用于肺部的呼吸肌肉发出指令,猛烈地排出空气将异物驱除出境。 喷嚏反射,俗称"打喷嚏"或"打嚏喷",是鼻黏膜受刺激所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动作。

  打喷嚏是肌体从鼻道排除刺激物或外来物的一种方式。人们有4种原因打喷嚏。当他们感冒时盯喷嚏,帮助清洁鼻部。在患有过敏性鼻炎或花粉症时也打喷嚏,从鼻道排出过敏物。患有血管收缩性鼻炎的人,流粘液鼻涕为典型症状,也经常打喷嚏。

  偶然的打喷嚏不必忧虑。作为感冒症状的打喷嚏通常会在两星期内,随感冒病愈而消失。而持久的打喷嚏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如流涕、鼻塞、咽痛或眼睛发痒、流泪,可能有必要看医生。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则因为打喷嚏而导致自己被拘留的的消息,为什么对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的打喷嚏却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美国的一个叫流言终结者的节目做过一个实验,给主持人用颜料漱口,再打喷嚏通过颜料染色追踪唾液的传播距离,结果发现,最远可达2.9米那么远。而用手肘挡住嘴打喷嚏后,颜料主要黏在衣袖上,人的手上是干净的,而地上只溅了两滴颜料,且最远只有15cm。

  今年年初以来,新冠病毒肆虐,现已造成上百万人死亡,众所周知,新冠肺炎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传播的。而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病原体通过病毒携带者在咳嗽、打喷嚏以及说话时排出的分泌物进入易感人群的粘膜表面,从而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接触传播,也就是健康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后,可接触到口、鼻或眼睛,是能有病毒的传播的。

  可见,正确打喷嚏不禁能保护周围人,更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重要举措之一。

  遮挡咳嗽和喷嚏的方法有很多,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当然是用纸巾遮挡为好,但人体的生理反应有时猝不及防,当人意识到要打喷嚏的时候再找纸巾往往已经来不及了。用手挡不失为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这只能是一个权宜之计,遮挡完之后应找地方洗手清洁,避免手上的病菌造成二次传播。如果一时手边没有纸巾,手肘处的衣袖是个不错的遮挡物。喷出或者咳嗽的飞沫虽然会附着在衣服上,但至少会阻断病菌的“裸奔”,而且,这个部位也不容易再接触其他公用物品,可以有效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此外,衣物表面一般通风且干燥,不利于病菌的长期存活,病菌不久就会死亡脱落。美国2018年儿科医生协会和公共卫生协会等组织建议应用手肘捂住嘴打喷嚏。

  “喷嚏礼仪”是一个新兴的卫生建议,从SARS肆虐的2003年的就被提出的,经过2009年的HINI,进一步的到重视,而新冠病毒肆虐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懂礼仪、守礼仪的人,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打喷嚏;病毒;病菌;异物;反射;呼吸道飞沫;遮挡;礼仪;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