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心衰”说拜拜 心衰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健康维护?
2020年08月21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谢莹

  提起癌症,人们会想到“死亡”,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其实有一种疾病,和癌症一样可怕,甚至比癌症更可怕,那就是心衰。有数据显示,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心衰发病5年内约50%患者会死亡。那么跟上小编的步伐简单了解下心衰的有关知识。

  什么是心衰?心衰的全称叫做心力衰竭,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后者较为常见。我们的心脏相当于一个泵,主要职责是推动血液源源不断的向全身各脏器流动,输送氧和其它营养物质。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心脏不能正常工作,不能有效的向全身输送足够数量的血液,心衰就发生了。一旦发生心衰,将难以彻底治愈,所以要想降低心衰的危害,最重要的是预防心衰。

  如何去预防心衰呢?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血压。冠心病是导致心衰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和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可以促进心脏的冠状动脉形成粥样斑块、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因此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正规治疗。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除了引起冠心病外,高血压还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厚,使得心室舒张能力下降,导致心衰。

  慢性心衰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健康维护?下面具体学习下有效措施。

  1、坚持用药

  长期口服药物治疗是维持病情稳定、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措施。若其病情有变化,应及时就诊,不要自行改变药物治疗方案。

  2、运动锻炼

  适宜的运动训练对于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至关重要,步行、骑自行车、太极拳等均是较好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不诱发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症状为宜。

  3、合理饮食

  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饮食量、饮食结构、饮水量等。多数慢性心衰患者需要限制食盐摄入,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为其做出限制食盐摄入的指导建议。

  4、监测体重

  体液潴留是导致慢性心衰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体重增加是反映体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因此在院外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体重变化。

  建议每日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若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无论有无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5、自我监测病情

  若出现如疲乏加重、运动耐力降低、活动后气急加重、水肿加重、体质量增加等情况,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6、需尽力避免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如过度劳累和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等。

  7、出院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到医院随访评估。病情平稳的患者可3个月—6个月随访一次。病情有变化时随时就诊。

  8、急救措施

  若发生呼吸困难、严重气短、突发喘憋、吐泡沫样痰、面色青紫、不能平卧或端坐呼吸等症状,提示急性心衰的可能,应立即休息并寻求亲友帮助,或立即呼叫急救系统,尽快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癌症;病情;就诊;冠心病;生存率;危险因素;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死亡;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