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在病房里看见,有的病人会从鼻孔里插入那么一根或两根的管子?有时候,护士会从管子的一端打些温水进去,有时候会喂些碾碎拌好的药物进去,有时候是一直有“营养液”从这个管子进入……种种的种种,您是否感觉似乎较为常见的画面,却又似乎不是很清楚地了解具体的情况?其实,这就是我们医学上常称为的“肠内营养”的一种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真正了解一下所谓的“肠内营养”吧!
肠内营养,其实就是把各种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要素经过胃肠道提供给人体的一种方式。肠内营养其实包括口服和导管送入的两种方式。口服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我们平常正常的吃东西的方式,也就是从嘴巴吃进去。那么,经导管送入呢?其实也好理解。当病人自己从嘴巴吃东西困难了,可能是嚼起来吃力了?可能是吞不下去了?或者各种导致病人经口吃下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各种情况,都可能会选择经导管送入营养物质的,就是通过我们平常所见的病人从鼻孔里插入的管子把需要的营养物质送入病人体内的一种方式,我们也叫它为“管饲”。
根据不同的治疗需求,医护人员会置入不同类型的导管,可能是直接把营养物质能送到胃里的鼻胃管,也可能是直接把营养物质送到空肠管的鼻空肠管,还有的是鼻十二指肠管,胃空肠造瘘管。那么医生为什么会选择肠内营养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呢?肠内营养(EN)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不仅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还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所以,决定提供何种营养支持方式时,肠内营养的优点使其成为众多医生首选。然而,选择这种营养支持的方式也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像是一些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及休克均是肠内营养的禁忌证,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和严重吸收不良综合症也应当慎用。
那么,在进行肠内营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经导管输入物质时,一定要抬高头部和颈部,避免发生误吸,从而导致肺部感染,严重者可能导致窒息!!!我们还要保持管路的通畅,避免再次插管对病人造成的伤害,捏捏管子,也是有作用的哦。其实,两种方式都是为了让病人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根据不同的病情情况而进行的不同供给营养的方法。
我们在保证肠内营养能正确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也要避免发如下一些并发症:机械性并发症,如管径过大导致食管等部位的损伤,致命性的吸入性肺炎便可能是由于损伤食管下括约肌等造成的,平时护理时,应注意鼻饲时应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灌完后lh,才可放平;鼻饲时回抽胃残留液,如大于100ml,应暂停鼻饲或放慢鼻饲灌注的速度;饲管堵塞,由于鼻饲液浓度过高或匀浆没有完全打碎所致,所以我们在每次鼻饲后,应以水清洗管子,确保管内无食物残留;胃肠道并发症,而腹泻最为常见,与长期未进食、初次鼻饲、灌注速度过快、吸收不良、浓度太高、乳糖不耐症等可能有关,所以初次应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降低灌注速度;对于乳糖不耐的病人,应遵医嘱给予无乳糖配方;还可见代谢方面的异常,如脱水、水肿房钾及高镁等,应注意观察,及时调整配方的组成。在进行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下,我们应积极取其优点,避免发生以上的常见并发症,在满足病人营养供给的前提下,更好地帮助病人积极对抗疾病,从而有助于机体的恢复。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