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三大幸事:吃得下、排得出、睡得香,看着简单的三件事对很多人来说却是奢望,便秘就是困扰我们的一大原因。
现代生活物质条件大大改善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食物精加工、鸡鸭鱼肉成为餐桌主流食物,蔬菜及粗纤维食物摄入减少;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引起精神心理压力增加;社会老龄化,一系列原因导致慢性便秘患病率逐年增加。老年人慢性便秘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1/3的老年人会出现便秘。老年人的食量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胃肠道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腹腔及盆底肌肉乏力,肛门内外括约肌减弱,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敏感性下降,使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引起便秘。老年人牙齿脱落,喜欢吃低渣精细的食物,进食量减少,食物含热卡低,胃肠通过时间减慢,也易引起便秘。当有肠道的病变如: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易导致功能性出口梗阻引起排便障碍。还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也易导致便秘。目前慢性便秘的主流治疗仍然是药物治疗,但长期的药物通便可导致较多的不良反应、疗效减退等,所以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调整生活方式便是最首要最关键的,国内外多项慢性便秘治疗指南均把合理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等,作为慢性便秘治疗的基础疗法。
一 调整饮食: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粗纤维可增加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必要时多吃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萝卜、洋葱、豆芽、韭菜等食物,以刺激肠蠕动,缩短食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促进排便。同时还应多食用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酸奶等食物,使粪便变软,便于排泄。此外,还应注意多进食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类、花生、坚果、瘦肉、动物内脏等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常用的食品油料中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有润肠的作用,可以分解产生脂肪酸,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
二 适当多饮水:早晨饮用凉开水,较温开水能更好地刺激胃-结肠反射,从而起到缓解便秘的作用,晨起后空腹饮凉开水300毫升~400毫升,分2~3次饮尽,待15分钟~30分钟如厕。每天饮水1500毫升~2000毫升,脾胃虚寒者可饮温开水。
三 适当参加体育运动:运动可促进肠道血液供应,有利于排便。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早晚饭后散步、早晚按摩腹部、健身操、太极拳,以及下蹲、踢腿、弯腰等,都可促进胃肠蠕动。
四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建议每天固定排便时间,结肠活动在晨醒、餐后最为活跃,有助于排便,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h内尝试排便。即使无便意也要按时排便,训练排便反射,排便时集中注意力,不看报纸杂志,不玩手机,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蹲厕时间越短越好,一般别超过10分钟。
此外,切忌憋大便,一旦有便意应及时如厕排便。
有很多老年人越是便秘心理负担越重,精神心理治疗也需重视。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便秘的认知水平,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便秘是可防可治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睡眠及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便秘。对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存在严重精神心理异常的患者应转至精神心理科接受专科治疗。
中医非药物治疗,如针灸也能帮助治疗便秘,应用最多的穴位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
在日趋老龄化的社会,我们要更多关心老年人,指导老人改变生活小习惯,帮助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拥有幸福健康的生活。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