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肺结节,要做术中冰冻吗?
2020年06月22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戴晓敏

  浙江医院病理科的冰冻诊断室内,彭芳主任医师拨通了手术室的电话,告知正在做手术的外科医生,术中冰冻报告结果是:硬化性肺细胞瘤。由于快速冰冻检查排除了这个病人患肺部恶性肿瘤的可能,手术台上的外科医生甚是欣喜。几乎每天,术中冰冻这项检查都会在手术室和病理科之间进行着,那到底什么是术中冰冻,什么情况下需要做术中冰冻呢,今天就为大家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近日,陈先生在当地医院体检,胸部CT检查发现一个肺部的结节,直径大约3cm。陈先生及其家属遂来浙江医院胸外科就诊,医生初步诊断肺部占位,建议行肺部结节切除的手术。在手术前外科医生申请了一项检查——快速冰冻诊断,期待能在手术过程中尽快知道这个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肿瘤,以决定最终的手术方式。当天手术时,外科医生切下来的病变立即被送往病理科,病理科的诊断医生以及切片技师在30分钟内要完成取材、冰冻、切片、制片以及诊断。很快,切片技师将做好的冰冻切片交给了诊断医生,彭芳医生通过在显微镜下仔细查看切片的每一个区域,由低倍镜到高倍镜反复得阅片,对这个病变进行诊断,最后拿起电话拨通手术室的号码,告诉胸外科医生“你好,冰冻报告结果是硬化性肺细胞瘤”,告诉了手术医生这个结节是个良性的肿瘤,随后外科医生决定手术方式只需要行肺部结节的切除就可以了。

  “术中冰冻”这项检查的全称是——手术中快速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首先是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的一项检查,其次是在30分钟内就可以做出的快速诊断,最后因为是将组织在-26℃的环境下切片,所以称为冰冻切片。那么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术中冰冻呢?这项检查主要适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当外科医生需要确定病变的性质来决定手术方案,比如肿瘤或者非肿瘤、良性或者恶性;

  2.在手术中医生需要了解肿瘤的扩散情况,是否浸润到周围的组织以及淋巴结中是否出现肿瘤;

  3.确定肿瘤部位的手术切缘是否存在病变的残留,也就是这个肿瘤是否切干净了;

  4.某些特殊情况下,外科医生不能明确切除的组织类型,这个时候也需要冰冻切片来确认。

  尽管这项检查有着最大的优点也就是快速,但也不是所有的手术都可以进行术中冰冻诊断,这项检查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率就不如病理常规的石蜡切片高;其次对于骨组织、脂肪组织、细针穿刺的组织和很小的活检组织,因为冰冻情况下很不容易切出组织,从而造成制片的困难;以及像淋巴瘤这样的病变需要进行免疫组化辅助检查来确定类型,仅仅依靠冰冻切片显微镜下的观察是难以诊断的。

  一张冰冻报告的发出,是需要经验丰富的诊断医生以及熟练的切片技师共同完成。在短短的半个小时内,诊断医生凭借对各种组织器官结构的全面掌握,首先肉眼发现病灶;然后组织在低温状态下冷冻变硬后,由切片技师在锋利的切片刀下切出几微米厚度的组织薄片,接着进行一道又一道的染色程序完成整个的制片过程。最后的病变诊断只能依靠显微镜下的仔细观察,作为病理诊断医生,对每一次的冰冻报告都及其慎重,为了能够给与临床以及为患者提供最精确的诊断,病理医生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积累丰富的经验来提高诊断业务能力。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冰冻;外科医生;诊断;检查;肺部;病理科;手术室;肿瘤;报告结果;诊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