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包括两种,一种是怀孕前没有糖尿病,怀孕之后才得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还有一种是怀孕之前就有糖尿病,称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前者比较特殊,因为糖尿病会导致白细胞多功能缺损从而出现感染,糖利用不足,还很容易使患者出现产程延长、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问题。该疾病的并发症包括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儿、巨大儿、胎儿宫内窘迫等。因此,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临床上一般在24周会进行一项糖耐量实验,即禁食后12h,口服葡萄糖75g。血糖值诊断标准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正常值者,即可诊断GDM。如1项高于正常则诊断为糖耐量受损。
现实生活中,很多准妈妈都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但很多都可以得到治疗后好转,但也有部分准妈妈会对血糖超标问题不够重视,导致其在产后不得不用药物治疗。在宝宝出生以后,很多产妇的血糖都会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危害一定要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认真地配合护理。
1.饮食:要尽可能地做到少量多餐,每日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高纤维素,多吃新鲜蔬果,同时也要注意叶酸、钙、铁等元素的摄入,以更好地满足准妈妈以及胎儿的需求。
2.运动:适当的运动除了能强身健体、控制体重外,还有助于控制血糖,提升患者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另外,准妈妈们的生活也要尽可能规律,积极参与健康活动,这样更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用药:对于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而言,如果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对于控制血糖效果不够理想的话,可考虑通过胰岛素对血糖进行控制,检测好血糖,即使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相应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未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之前,一般不能随意停药。
4.心理护理:很多准妈妈在患病之后,经常会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还会出现恐惧、紧张等心理,并担心用药会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医院的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准妈妈们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以此来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另外,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学会自我放松,可以多听音乐、看书等。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