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痛分娩
2019年10月29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田颖

  分娩虽然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由于分娩常伴有剧烈疼痛,分娩使产妇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可使人体提高对疼痛的敏感,降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痛阈,由子宫区传入的微弱的疼痛刺激信号被感知为剧烈疼痛,而强烈的刺激变得不能忍受,加之人体对分娩疼痛的感受程度有明显的不同,实施良好的硬膜外镇痛可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减少由疼痛引起的心输出量增加和血压升高,减少产妇氧的消耗量,可防止母婴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还可改善子宫收缩的失调现象,增加顺产的几率。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加上外阴及阴道牵拉作用,经由内脏神经及会阴神经传入,增加激素分泌,如肾上腺素、β-内啡肽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疼痛。

  分娩中,随着疼痛不断强烈,对产妇顺利分娩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剧烈疼痛作用下,产妇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增加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直接对产妇子宫收缩产生影响,甚至危及新生儿健康,延长产程。无痛分娩,即分娩镇痛,是指采取各种方法,减轻或者消除分娩时带来的疼痛感,减轻产妇焦虑及紧张等负性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控制剖宫产2。

  腰硬联合麻醉是常用麻醉方式,起效快,且镇痛效果佳,一般无明显的运动神经阻滞,很少出现不良反应,在分娩镇痛中应用相对广泛。其中,舒芬太尼,属于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可保证心肌氧供应。罗派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分娩镇痛中,联合应用舒芬太尼与罗派卡因,镇痛效果理想,对胎儿影响小。同时,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下,医疗水平不断提升,“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大肆推广,临床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构成要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无痛分娩,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护理干预”:①产前:加强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介绍无痛分娩的相关知识,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了解产妇内心直实感受。满足产妇合理需求、减轻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护理。同时,护理人员叮嘱产妇注意个人卫生。补充营养,保证睡眠质量②产中,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调整呼吸,不得过度用力,适当饮水,补充体力,促进排尿,增加舒适度,保证分娩顺利结束:③产后: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用语言赞美产妇,告知胎儿情况,指导产妇控制情绪,防止因情绪波动大引起产后出血。护理人员持续观察产妇2 h,指导其排尿,冲洗会阴或者擦洗。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分娩;产妇;疼痛;应激;子宫;镇痛;收缩;会阴;护理人员;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