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指突发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更低的平面上。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散步、购物、活动锻炼、就厕、洗浴、雨雪天外出,随便摔一跤,轻者皮肤擦伤,重者导致肌肉或韧带损伤、骨折、瘫痪,然而老年人跌倒发生不全是意外,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何做到提早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5%的跌倒会造成骨折发生,超过10%会造成脑损伤或软组织损伤,部分因病情变化而导致死亡,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残、失能、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曾一次或多次发生跌倒的约占30%,8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50%发生过跌倒,约1/3与环境因素有关,约70%以上的跌倒发生在家中,10%左右发生在楼梯上,下楼时比上楼时多见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提倡一个“慢”字。如转身、转头动作慢,起身、下床速度慢,行进与外出也要慢。醒后应卧床1分钟再坐起,坐起1分钟再站立,站立1分钟再行走。不走过陡的楼梯、台阶和坡道,避免去人多及地面湿滑的场所。穿合身的衣服,穿合脚、防滑的鞋。根据身体条件,适时选用拐杖、助行器、助听器等辅助工具。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根据情况使用髋关节保护器。服用特殊药物的老年人在使用降压药应观察血压变化,使用降糖药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在家吃这类药物时,尽量应在洗漱后吃,以防摔倒。家中地面应保持干燥无障碍。有些子女出于孝心,给父母买了新家具,或重新摆放房间内家具,但随意改变老人房子里的格局是不对的。老年人记忆里还是原先房间熟悉的格局,这样老人在晚上起夜时,很容易绊倒。因此,家里变化越少,老人跌倒风险越低。
若老人不慎跌倒,一定不要急于起身,以防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跌倒后应当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先通过自身感觉和轻微活动身体判断损伤程度。若跌倒后损伤较为严重,应尽可能保持原有体位,向周边人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助。尤其要提醒的是,老年人发生跌倒后,无论受伤与否,都要及时告诉家人或医生。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