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一种很多人都会出现的身体症状,大家对于它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很多人认为贫血并不是什么大事,不用太过在意,实际上是这样吗?当浙江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钱贤忠主任医师接收到显性黄疸的“小黄人”严女士(化名)时,他意识到,这个患者的贫血并不简单。
贫血的“小黄人”
近期体重猛增十几斤
今年29岁的严女士身高155cm,最近体重猛增10多斤达到150多斤,她说都是因为治疗贫血服用了激素的缘故,然而即便如此,贫血还是没有控制好。来院时,严女士的血红蛋白81g/L,为中度贫血(女性正常血红蛋白为110~150g/L),而且近期出现了黄疸,爬个楼梯都吃力,工作时也容易疲累,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生活。
经朋友介绍,严女士专程从工作地上海来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找到钱贤忠。“钱主任,我的贫血能治好吗?我在7年前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影响这次手术吗?”“放心,你的贫血是因为你的球形红细胞被脾脏破坏引起,行脾切除手术是唯一的治疗,可以做腹腔镜脾切除手术。”钱贤忠一番分析让严女士放下了心。
针对巨大脾脏,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来说创伤大,不利于快速康复,而腹腔镜脾切除手术需要丰富的手术技巧及腹腔镜技术,因为脾脏的血管比较粗大,藏在胰腺的深面,而且脾脏质地粗,一碰就容易出血,一旦术中出血很多,往往需要转成开腹手术。在进行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过程中,普外科专家们还要为了避免疾病的复发,仔细寻找患者副脾并切除。
2020年12月27日,在浙江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国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副主任钱贤忠主任医师主刀,祝根飞医师、廖建华医师等为严女士施行了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术中发现患者的脾脏为正常人5倍大小,旁边有3个副脾,也一并切除了。手术顺利结束后,严女士的血红蛋白迅速由81g/L升高至117g/L,黄疸指数总胆红素由74μmol/L降为15μmol/L(正常的总胆红素水平为1.7~17.1μmol/L),提示手术效果良好。目前,严女士还在住院康复中。
当贫血合并有腹痛、黄疸等
及时就诊普外科,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脾脏比别人大,怎么会引起贫血?钱贤忠介绍,人体正常的红细胞是双凹圆盘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红细胞膜结构异常,导致红细胞呈球形,可变形性显著降低,在通过脾脏时遭到挤压、破坏,从而导致溶血性贫血、黄疸等临床表现,而且脾脏还可加速球形红细胞的形成。
严女士8个月前因为出现乏力、气短的症状,被老家医院诊断为贫血,一直在接受叶酸等治疗,症状并无改善。后来,她来到上海某三甲医院进行进一步血细胞检查及骨髓穿刺,被诊断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然而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仍无好转。2个月前,她开始出现贫血加重、黄疸及上腹部胀痛,一直接受护肝退黄等治疗病情仍未得到缓解。像这位患者的情况,脾切除虽然不能解除红细胞形态的异常,但能够延长红细胞寿命,减少溶血,明显改善症状,钱贤忠说。
钱贤忠最后提醒,贫血往往是其他疾病的一种表现,在不同科室医生眼里,贫血的原因都不相同,但是有些贫血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因此提醒广大市民,当贫血合并有腹痛、黄疸等,需要考虑到可能和肝脏、脾脏等相关,一定要及时来普外科就诊,以免贻误了治疗时机。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