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院三墩院区门诊二楼,有一个特别的诊室——换药室,周爱珍是门诊换药室的护士。前不久,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那一天,周爱珍像往常一样在诊室里忙碌,服务台有人通知她,有患者放了礼物在门诊服务台就走了。周爱珍心里想着,可别是什么贵重礼物,那是不能收下的。在门诊部同事的见证下,周爱珍打开了礼物。一束花,一本笔记本,翻开笔记本,是一封字迹隽永的感谢信。
感谢信的开头写了一首诗:周到和蔼技亦彰,爱心一片为扶伤,珍惜杏林寻常事,赞语不吝飘四方。发现了吗?这还是一首藏头诗,开头四字连起来便是:周爱珍赞!
“伤口恢复了要送一束鲜花”
一天的门诊中,周爱珍会遇到很多患者,一下子她想不起来这是哪一位患者。等她中午好不容易休息的时候,她打开感谢信,那位匆匆送来却没有露面患者陈老伯才慢慢浮现出来。
陈老伯是一位前不久刚做了肛瘘手术的患者,70多岁了,周爱珍的记忆中,这是一位孤寡老人,老伴十多年前去世之后,他就一个人生活。每次来换药,他都很不好意思,认为自己的伤口很臭又化脓,给周爱珍添了麻烦。周爱珍一边耐心劝导患者,不需要为了自己的伤口感到自责,一边细致地为患者换药。
一个月来,周爱珍和患者也熟悉了起来,陈大伯每一次都穿着整齐,他说,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的尊严。每一次换好药,他都跟周爱珍认真道谢,周爱珍告诉他,这是自己应该做的,希望他的伤口能尽快恢复。记得伤口快恢复的时候,陈大伯说:“伤口恢复了要送一束鲜花”。周爱珍说:“不用客气,你的信任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看到你的名字,我心里就踏实了”
周爱珍说得风轻云淡,她觉得这只是做了工作中应该做的事。但是实际上,她却在“应该做的事”上下了十二分的功夫。患者表面上是身体的创伤,但是心理也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所以,她专门去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在心理护理上多和患者沟通,治疗躯体伤口的同时疗愈心理的创伤。为了能够给患者更好的护理,她专门去考了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所有的这一切,只为了患者能够有更好的就诊体验,能够更快地恢复。
前几天,一位患者换药,在候诊区看到换药室护士是周爱珍,走进换药室,他的第一句话就是:“看到你的名字,我心里就踏实了”。
周爱珍2018年初开始在换药室做护士,她说,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岗位,然而,就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她赢得了一位位患者的信赖和托付,周爱珍说:“平常的工作,却能收获患者对我的信任,还能够时时收获感动,这真是我的幸运!”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