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脑梗,家属却搞混了地名 拨打120的正确姿势?
2019年10月2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吴玲珑

  突发疾病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这已经成了很多人遭遇自己、亲友等等身边人身体不适时的共识,但是,什么才是拨打120的正确姿势?

  今天是世界急救日(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从2000年开始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旨在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宣传与推动应急救护工作),今年的主题是“急救,关注易受损群体”。浙江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赵峻峰主任医师说,120急救电话怎么打,实际上还真的有很多人做得不够到位。

  大伯脑梗,家属却搞混了地名

  67岁的方大伯(化名),不久前在家突发脑梗死,家人迅速拨打了120。接到杭州市急救中心的出车指令后,浙江医院急救点的廖吕钊医师和司机马上出发。结果按照卫星定位到了地方,懵圈了。患者家属描述的小区,跟眼前小区门口显示的名称对不上,询问站岗的保安也表示不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廖吕钊马上回拨患者家属电话,才弄清楚原因。原来患者所在的小区属于回迁房,现在已经改名,而患者家属报的却还是老名字。等救护车进入小区之后,又因为小区很大,却没有人接车,进去找了一圈才找到患者所在的单元楼,前后浪费了好几分钟。脑梗死静脉内溶栓治疗必须严格控制治疗“时间窗”,即从发病到接受静脉溶栓的时间在4.5小时以内,并且越早越好,早一分钟静脉溶栓,就能挽救更多的脑细胞,降低失语、偏瘫等后遗症。所幸,最终被送到三墩院区卒中中心的方大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

  廖吕钊还曾碰到这样一个38岁女患者。她被困在故障电梯里足足三小时,物业拨打120的时候患者已经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过度通气综合征的典型症状。过度通气综合征严重者会出现强直性痉挛-手足痉挛、晕厥等症状。但这次救护车到达目的地后,物业不但派专人引导急救车进小区,而且及时告知急救人员患者发病地点相邻的电梯运行正常,可以用平车将患者转运至急救车,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

  “120电话拨打者不是打个电话说一声就完事了,电话中如何描述患者的情况?如何接受急救指导?此外,现在很多小区都是高层住宅,120电话拨打者熟悉地形、正确引导对争分夺秒的急救来说也很重要。”赵峻峰说。

  正确拨打120,急救时刻很关键

  什么情况下要拨打120?

  个人突发急症:晕倒、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剧烈头痛、腹痛、抽搐、呕血咯血、临产等,或是(外部因素致伤)车祸、斗殴、火灾、爆炸、摔伤、塌方、中毒、触电、溺水、毒气等。

  此时要第一时间拨打120,必要时向亲友、周围人群求助。

  拨打120要点

  主动告知120接线员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当时最危急的症状、病情和此前与此有关的疾病等。

  认真应答接线员的其他问题和确认,同时接受急救人员指导自救。

  重点说明患者现场地点:镇街(区)、街道、小区、楼房等,指明附近的明显标志物。

  尽量保持联系电话畅通(最好是2个),以便急救人员联络现场和指导自救,及时接应救护车。

  约好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选择就近的公交车站、较大的路口、标志性建筑物等醒目的地方。

  如为突发灾难性事故,必须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以及伤情。

  120接警常见问题

  不分镇区:报警者拨打120以为接通电话的是当地医院,无报“镇区”的意识,增加接警时间。

  地址不明:报警者对事件地址不熟悉,不能提供准确信息,未能配合好问警。

  失联:报警后不断使用电话,电话占线、没电、欠费,救护人员无法联系。

  没事别占线:120急救电话繁忙,请不要骚扰,特别是要对家中孩子进行教育。

  本文指导专家

  赵峻峰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浙江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兼任浙江省医学会院前急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心肺复苏、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创伤、休克等危重急症抢救。作为负责人主持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参与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多项,在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急救电话;大伯;浙江省;急救;电话;救护车;亲友;分会委员;患者家属;急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