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凉爽还会远吗
2019年09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孟晓翠

  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

  满阶梧桐月明中

  北宋·刘瀚的一首《立秋》生动地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明日立秋,一年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与这个“长夏”率先告别的,则是金黄的梧桐叶和恋恋不舍的“秋老虎”。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时期,浙江医院中医内科孟晓翠中医师特别提醒,立秋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精神调养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耳熟能详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悲秋之情。

  秋季要特别注意情绪问题,循其古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之养生纲要,尽可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安宁,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情绪不太稳定的人,注意及时寻求他人和医生的帮助。

  起居调养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作息。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太过。一般来说,秋季以晚10点左右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可能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应注意白天防暑,早晚防寒,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

  饮食调养

  多酸少辛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立秋养生总体饮食原则是多酸少辛。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辣椒、葱、姜、蒜、羊肉、狗肉、胡椒等),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便秘、干咳等秋燥症状。而酸味主收,适当增加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山楂、柠檬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滋阴润肺

  秋季燥邪当令,易伤津液,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的干燥,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食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推荐的中药有:百合、麦冬、石斛、玉竹、沙参、西洋参等以养阴益肺。

  若有口鼻、咽喉部位的干燥痒感,还可以试试我院中医内科研制的“清喉利咽散”,煎煮代茶饮,利咽止痒效果不错;若有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比如老年人的皮肤瘙痒症,则可以试试“润肤散”,每天睡前外洗泡脚,有滋润皮肤止痒的功效。

  清喉利咽散

  由金银花、生地黄、玄参、麦冬、藏青果、薄荷、甘草等配伍组成,服用方便,可代茶饮。用于缓解急慢性咽喉炎。方中金银花、薄荷等气味芬芳,功能祛风清热,解毒消肿;玄参、麦冬、生地等滋阴降火,解毒凉血利咽;诸药相合,共奏滋阴降火润燥、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每日1剂,沸水冲泡,频频服用。

  润肤散

  由生地黄、当归、制何首乌、桃仁、杏仁、火麻仁、五倍子、千里光等配伍组成,用于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症。方中生地、当归、制何首乌滋阴养血,桃仁、杏仁、火麻仁润肤,五倍子、千里光收敛止痒,共奏润肤止痒之功效。每日1剂,睡前泡足。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瓜类、水果、冷饮等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运动调养

  立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步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前也要注意热身以舒展肢体,运动中注意不应突然加大运动量。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

  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

  秋季坚持此法,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滋阴;节气;调养;养生;秋老虎;麦冬;阳气;饮食;干燥;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