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以医院为家!连续15年春节都在医院过
2019年09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吴玲珑

  靠得住,信得过,随叫随到,进入浙江医院工作16年,后勤管理中心维修组蔡政郎蔡师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付出赢得了这样的口碑。没有夺目光环,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勤恳踏实、默默奉献,蔡师傅还创下了这样一个足以惊掉你下巴的个人纪录——连续15年在医院过春节。真正以医院为家,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连续十几年24小时待命

  上半身白色上衣,下半身深蓝色工装裤,再加一个装了维修工具的帆布单肩包,这样一身就是蔡师傅的标配。他总是这样形色匆匆地出现在医院各个角落,天花板漏水了、马桶堵住了、电灯不亮了、抽屉锁住了……大家已经形成出奇一致的第一反应:给蔡师傅打电话。

  他的踏实和干劲总是让人佩服,病区里的护士,从来听不到他叫苦喊累,看到的只是对工作孜孜不倦、勤恳踏实的态度,脏活累活抢着干的身影。更难能可贵的是,永远不会表现出不耐烦。你可能不知道,蔡师傅在医院的前14年,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吃住都在医院。病区里的柜子锁找不到了,他换完锁刚回去,还没来得及在办公室坐下,就又被叫去修马桶;夏天的暴雨来得又快又急,管道堵塞后雨水如瀑布般顺着天花板往下漏,他爬上去检查堵点全身湿透;病区里的电路出故障了,他扔下吃了一半的饭就火速赶到……

  灵隐院区2、3、6号楼的水电安装、维修事宜是蔡师傅目前的职责所在,但手巧、热心的他还干了不少“超纲”的事。半夜里,值班护士被天花板上的小动物闹得心神不宁,蔡师傅一接到电话立马赶来拆开天花板查看;病区的柜子需要改造,也是他便用废旧材料给柜子做好隔层,方便病区护士分层放置各种试管分类使用;还有一次,病区里一个患者提出要一只踩脚凳,这可难住了护士。他们想到了蔡师傅,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到病房量好尺寸,第二天就拿了一只自己用边角料做的踩脚凳过来,大大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雨水汗水湿透他的衣裳

  坚韧不拔是他的意志,一丝不苟是他的信念,疲惫的身体和湿透的衣服,记载着他辛勤的劳动成果。前阵子梅雨季,一天要换好几套衣服成了蔡师傅的日常。一天,一早赶去检查堵漏点的他被雨水淋得一身湿,只得换了衣服;很快,他又得知6号楼有浴缸下面的管道堵住了,要整个拆卸掉,一身大汗,只得又换一身工作服;还有胃镜室插座出了故障,他赶去重新拉线……

  进院十多年来,蔡师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半夜,重症监护室的电路出了故障,那么多患者,那么多设备,十万火急!他几分钟内赶到,检查电路、维修,忙得脚不沾地,有力确保了ICU众多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设备的正常使用。

  他用满腔热情和双手为医院贡献自己的力量,无怨无悔,即使曾经遇到危险也依然坚守。2006年冬天,蔡师傅经历了一次惊险,那是他觉得自己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当时因为登高查看空调情况,他从五六米高的地方摔了下来,被紧急送进了急救室。最后幸好没有伤及后脑,脑袋缝了五六针出来后,他接着撸起袖子加油干。

  连续15个春节在医院过

  夏季用电负荷较大,是最容易出现各种供电突发情况,他总是把工作放在首位,满院区查找电路隐患,随时发现电路问题随时检修;无论哪个科室什么时候找到他,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过去帮助解决问题,让病区护士和患者都安心;一早,他还会在病区巡逻,主动询问有什么需要维修,让人感到贴心又暖心。

  每逢春节,你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吗?吃着家人亲手烹饪的饭菜,和亲戚唠一唠家常……然而,已经有连续15个春节,蔡师傅都守在医院没有回家过年。舍小家,为大家,他牺牲掉自己与家人节日团聚的幸福时刻,毅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

  今年62岁的蔡师傅老家诸暨,因为工作原因,他很少回家,一年最多一次。2014年春,蔡师傅的母亲身体不好,接到消息的他回了一趟家,母子匆匆一聚,第二天又赶回了医院。没想到这竟成了一次诀别。等他再接到消息,母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而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成了蔡师傅的终身遗憾。

  满面的灰尘,挡不住他前行的脚步,满眼的疲惫,挡不住他对工作的追求,这里不是战场,却备受考验,一双粗糙干燥的双手,一件件泛着油光的工作服,无一不诉说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工作的无私奉献。平凡与不平凡,简单与不简单,区别就在于持之以恒的奉献中。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师傅;病区;维修;春节;待命;天花板;个人纪录;医院工作;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