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吃多了会得糖尿病吗?
2019年12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很多普通人都认为吃多了糖就会得糖尿病,其实从理论上讲,糖尿病的病因里没有糖吃多了就会导致糖尿病这一说法。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糖吃多了,会导致营养过剩以后导致肥胖,肥胖体重超标,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会导致胰岛素的抵抗以及代谢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所以说不能说糖吃多了就一定得糖尿病,但是过多的糖分摄入,对形成糖尿病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合理摄入糖分,避免过度进食,对减少糖尿病发生的概率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要说“糖”,我们饮食中的米饭、馒头、面条、面包、饼干、山芋、南瓜等都在“糖”的范畴。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会分解为单糖,而多糖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葡萄糖可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然而事情的关键在于身体里有一个“血糖控制系统”。

  当食物进入人体时,糖会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会进入血液变成血糖。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当这个血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并保持在较高水平,才成为糖尿病。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我们不能让这个系统“失灵”。比起“少吃糖”,更应该关心的是这些。由于大家觉得“多吃糖,容易得糖尿病”,随之而来的是,有人觉得“少吃糖,就不容易得糖尿病了”。这是非常不妙的。不要觉得自己平时不爱吃糖,就不会得糖尿病了,就使劲“作”。该重视的还是要重视的。

  那么我们如何躲避糖尿病,不让“系统”失灵呢?其实啊,糖尿病和遗传因素、高脂肪的饮食习惯、年龄和不健康生活模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有比较大的关系。

  1.遗传:具有家族聚焦性特点;

  2.年龄:45岁以上的人群,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

  3.不合理膳食:饮食中高脂肪、胆固醇饮食破坏了胰岛素的生成,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4.肥胖或超重: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5.妊娠期:妊娠糖尿病或生产过巨大儿;

  6.运动少:缺乏活动,久坐少动容易造成极其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长期吸烟的人群也是糖尿病发病高危人群。高血压也是影响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不合理用药也可以引起2型糖尿病,常见会引起2型糖尿病的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类固醇类药物。此外,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人群,也有较高的糖尿病分风险。这是因为精神长期高度紧张,会造成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从而引起血糖、血压持续增高,影响胰岛功能而增加糖尿病疾病的风险。

  总而言之,想要躲避糖尿病,得从多方面下手。别等真的生病了才知道后悔——每天监测血糖是件多痛苦的事情。对于遗传、社会环境、年龄这些糖尿病高危因素,我们可能无力改变,但是对于不健康生活模式、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我们是可以进行纠正,从而躲避糖尿病的。还等什么,一起从平时的“躲避”开始注意起来吧。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糖尿病;胰岛素;血糖;葡萄糖;2型糖尿病;发病;代谢综合征;发病原因;体重超标;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