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进入了农历的“立冬”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自此开始降温、降雨,草木凋落,杭州将会进入连续4个月的湿冷寒冬。冬令进补,就是注意养生的人,认为消耗了一年的精气神,酝酿吃点补品,在年尾冬季进行滋补。
俗语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在冬天通过调补,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了来年春天就不容易得病。植物中的谷物类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风俗,人类到了冬季也同样处于“封藏”的状态,此时服用补品补药,便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蕴蓄、发挥更好的作用。
而冬令进补,首选是膏方。膏方适用于因病致虚、因虚致病,慢性、消耗性的疾患,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既可以滋补养生又可以调治慢性病,广泛使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膏方,在中医理论里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具有药物浓度高、药效稳定、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和长期服用等优点。因此,中医膏方是“治未病”的最佳选择之一。
但是膏适合以下人群:急性病及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脾胃虚弱者,消化功能差,膏方药性黏腻,难以消化,会加重脾胃负担,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体质健壮的青少年;妊娠期妇女和3岁以下儿童。
常用的补品补药,根据其性质分为滋补类、清补类和平补类,因而中医的补虚法也有滋补、清补和平补的不同。滋补常用的食品有猪肉、牛肉、羊肉、母鸡、鹅、海参等,滋补药物有熟地黄、阿胶、鳖甲、鹿角胶以及各种补膏,如十全大补膏、洞天长春膏等。由于这些补品补药会增加胃肠道负担,有的还偏于温性,所以在夏季一般很少服用。然而它们的补益作用较强,对比较严重的体质虚弱者有很好的调治作用。不过,在服用时要特别注意:适量服食,不要过量;胃口不好、舌苔厚腻,或发热、腹痛泄泻时不宜服食。清补食品有百合、绿豆、西瓜等;清补药物有西洋参、沙参、麦冬、石斛(包括枫斗)等。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易为暑热所侵犯,此时服用清补类的补品补药较为适宜。平补的补品补药为数较多,如人参、党参、黄芪、莲子、芡实、、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补品补药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只是在吸收蕴蓄方面略逊于冬令进补。为了取得良好的进补效果,进补者应按虚弱的类型选用相适应的补品补药,如气虚的应补气,阴虚的要补阴,心虚不宁的要补心,脾虚食少的要补脾等等
进补需要几点注意。一、戒乱进补。应该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一般来说,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仔细分析,最好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补。二、补而戒腻。对于身体状态不好,肠胃消化不良者来说,先是要恢复肠胃功能,冬令进补以易于消化为准则,不要过于油腻厚味。三、补而戒偏。要注意兼顾气血,不可一味偏补,防止过偏反而引发其它疾病。四、外感戒补。在患有咳嗽、感冒等外感症状时,不宜进补,以免适得其反,后患无穷。五、戒唯价格论。进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补药也不要抱着越贵越好、越贵越有效的想法。六、进补更须锻炼。对于养生者来说,光靠补药并不够。还要注意适当的运动锻炼、饮食调整、多用大脑等,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北方立冬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杭州人则可以选择冬腌菜、蒸双冬、板栗烧仔鸡、筒骨焖萝卜、干煸包心菜等地道的杭帮菜做为冬令进补的菜肴。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