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的一生有70年,那么至少有20年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岁月静好,本可以安静休息的时候,“雷公电母”却要放声高歌,致使周围的人深受其害,难以入睡。这就是近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疾病现象——发生于睡眠中的打鼾。
失眠鼾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如果在睡觉时发出的鼾声影响同室人睡眠,但是呼噜声均匀规律,一般在平躺、劳累或饮酒后出现的,一般为单纯性打鼾。但是有少数的打鼾者除了鼾声大,还常伴有憋气现象,且发生呼吸停顿,停顿时间一次可长达十多秒钟,一夜可出现数十次,同时因呼吸困难而频繁翻身,反复从睡眠中憋醒,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这类人大多吸烟、肥胖、颈围粗、舌根肥厚,或者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家族遗传因素等。部分有明显的颌骨发育不全,可伴有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等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中枢性,阻塞性及混合性三类。每种类型表现不一样,但是大多数会有:睡时打鼾、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白天疲劳和嗜睡,晨起口干、咽喉异物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急躁、易怒,夜尿增多、性功能障碍,儿童常伴有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下降。结合自身的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最终需要做整夜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睡眠时检测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及呼吸气流流速等,可记录呼吸暂停次数、时间的异常)
由于睡眠打鼾开始时病情一般较轻,自己不会被吵醒,反而感觉睡眠很深,所以常常不会重视。实际上打呼噜是健康的大敌,常常导致自身感觉疲劳、困倦、日间精神不足,晨起头痛、迟钝,以及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即使是偶尔打鼾的人也要比正常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高出20%。而经常失眠打鼾的则高出33%。此外睡眠呼吸反复暂停,易造成机体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心率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那么为了避免病情的恶化,改善睡眠质量,一般采取内外科综合治疗的手段。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积极治疗内分泌代谢失衡,肥胖者适度减肥、慢慢加大锻炼量,进行慢跑、太极拳等运动,以防因年老、咽部肌肉松弛所致的打鼾失眠。忌烟限酒,减少呼吸道刺激。睡觉时枕头高度要调节适中,不要太高,否则使咽喉与气管形成的角度不利于通气。调整睡眠姿势,取侧卧位尽量不要仰睡,慎服镇静安眠药等,夜间予以氧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或应用口器治疗及射频消融微创治疗。咽部组织松弛,腭垂、扁桃体肥大导致呼吸道梗塞者,可行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辅以药物治疗。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