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与心脏病的那些事儿
2019年04月1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胡宁燕

  工作之余,约上三两好友一起喝酒吃肉,该是多么的惬意,多么放松的一件事啊!不过作为您的健康守护者,还是要提醒一下:在享受美食美酒的同时,需要保持警惕,切莫因为贪杯大醉,过量饮酒容易疾病上身,甚至出现凶险的心脏病!
  早在1884年,德国学者在尸检中发现长期大量饮用啤酒者心脏明显扩大,称其为慕尼黑啤酒心脏。20世纪以来,大量临床和动物试验证明,长期过度饮酒可以引起以心脏排血量降低为特征的心肌病。酒精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心肌慢性损伤而引起心脏功能或结构改变,并产生各类心血管病症状的心血管疾病,在戒酒后心脏收缩功能往往明显改善。本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某些地区长久以来的嗜酒风俗,本病也随之日益增多。
  喝酒对心脏有什么危害?长期过量饮酒者(WHO标准:纯酒精摄入,女性>40 g/d,男性>80 g/d,连续饮酒5-10年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考虑为酒精性心脏病:1.心脏扩大,可为最早的临床表现,部分症状不明显,或仅表现为心慌、胸闷、疲乏无力等。早期治疗后心影可于短期内迅速缩小,晚期患者常难以恢复正常。2.心力衰竭,长期大量饮酒者常存在心功能减退现象。严重者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突出表现,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亦可有肝淤血、下肢水肿及胸腔积液等。病情较轻者戒酒后常可好转,但再饮酒时病情可再次加重。3.心律失常,发生不明原因的窦性心动过缓或各类心律失常,也是本病的常见表现,最多见为心房颤动。由于心律失常多于周末或假日大量饮酒之后发生,故称为“假日心脏综合征”。酗酒者发生的猝死,可能与心室颤动有关。4.血压改变,酒精性心脏病患者血压偏高者常见,特别是舒张压增高,而收缩压正常或偏低。5.其他,长期大量饮酒可同时累及脑、神经系统、肝脏、骨骼肌等靶器官,出现相应症状。
  那么如何防治呢?1.重中之重,是要彻底戒酒或严格控酒。绝大多数患者在戒酒数日或数周后症状明显缓解。数月后,心脏结构和功能明显改善。2.规律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3.对症治疗,如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4.同时防治存在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5.处理戒断症状:严重酒精依赖的患者,突然戒酒会发生戒断综合征。渐进式戒酒,先减少饮酒次数和饮酒量,逐步达到戒酒的目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适当锻炼和必要的辅助药物。
  对于本病若能早期诊断,戒绝饮酒,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因此,借酒浇愁,不仅愁更愁,更会伤了你的“心”。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饮酒;心脏病;戒酒;心律失常;喝酒;过量;酒精;美食美酒;上身;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