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师今年80多岁,是一名艺术高校的离休干部,教授,和老伴住在一起,两个人的身体一向不太好,两个人吃药、打胰岛素都是自己管理的。平时家里有阿姨负责打理家务。
前两天宋老师的眼睛畏光、流泪,不舒服,就在老伴的陪伴下,去医院眼科找大夫看病,医生给她配了两支眼膏,让她回去涂眼膏,一天两次。
宋老师回家用了两天眼膏后,又来医院了,摘下墨镜后,眼睛红肿,畏光和流泪的现象没有减轻,还加重了。医生和护士都很奇怪,问她有没有按医嘱涂眼膏?是不是一天两次在用的?宋老师说,“是啊,回去就涂药了,用了以后眼睛比原来更不舒服了,直流眼泪,忍不了了,才过来看的。”医生说到:“那你都是怎么涂眼膏的呢?要么你现在把眼膏拿出来涂给我看一下。”宋老师翻出自己带的包,找出眼镜盒里的眼膏,旁边的护士小刘惊讶的说,“这怎么是扶他林呀,这不是眼膏啊!”陪同宋老师一起来的老伴也在一边啧啧称奇,这怎么会搞错呢?经过反复确认,宋老师这回去的两天里,把治疗腰痛的扶他林药膏当作眼膏在用了,所以眼睛红肿的厉害。
宋老师夫妻俩都是高知分子,教授,艺术家,平素对于生活上不拘小节,对于服用药物的依从性不高,没有家属和子女的陪伴,药物的管理混乱。而医生在接诊时与宋老师沟通交流顺畅,认为其思维清晰,配药后讲解了眼膏的用法和注意事项。医院配回去的药物典必殊眼膏和以前用的扶他林药膏在外形上有天壤之别,但老年人的视力、记忆力、自我照护能力均下降,出现此类用药错误,不仅贻误治疗,还损害健康。值得引起医务工作者和家人的重视。
如何做好安全用药,需要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人的互相配合。比如:护士在给患者做药物指导的时候,最好有子女在场,药盒上用彩色笔做上醒目标识,写好是眼药膏还是外用药膏,什么时候用,怎么用;家人要定期的帮助老人整理药物,查看每个药物的保质期限,储藏条件,帮助药物的分类放置。建议一般家庭可以参照医院药物管理的方法,不要将所有药物混放于药箱或抽屉,而是按照口服、外用分开放置,常用、不常用分开放置,作用不同使用于不同部位的膏药分开放置,外形相似的药物用老人能理解的显著标识做好备注,以提醒老人不要用错药物。正如文中的宋老师,如果她不把扶他林与典必殊眼膏放置在同一个盒子里,如果药膏盒子上用红笔标注一下“腰痛用”“涂眼用”等提醒语,也许就避免了用药错误。
另外,现在社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很多家庭没有子女帮助老人整理药物,除了老人要学会自我照顾,重视用药安全,学会合理储存使用药物外,医务工作者不要做只会开药的人,要充分负担起教育的职责,多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交代一点注意事项,就可以多避免一些用药错误。所以说,用药安全,需要医务工作者、患者、家属一起配合,让老年人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晚年生活。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