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2019年04月09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李雪娇

  近年来,随着心脏类的疾病增长率的上升,急性心肌梗死慢慢走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很多人想要去了解它,也出现了很多不科学的自救方法,为了让大家了解它,我会为大家带来它的介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指冠状动脉的血供突然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出现急性缺血而导致坏死。高龄、不良生活习惯、情绪激动等均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会出现胸骨后呈剧烈性疼痛,而且短时间内不能缓解、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心肌酶学变化,可引发心律失常、心衰竭等症状,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在饮食管理是上,一般是发病后4~6小时内应禁食,2天内食用流质食物,如糖类、果汁、稠米汤、蛋花汤等液态食物。随着疾病恢复逐渐增加半流食的摄入,如小米粥、面片、豆腐脑等。病情平稳后可以正常饮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脏狚,应当少量多餐,每次进食7、8成饱;钠盐也会增加心脏负担,每天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多食用海带、紫菜、菠菜、豆类、奶类等富含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食物[1]。

  用药治疗对疾病恢复尤为关键,应当遵医嘱用药,听清护士宣教内容,掌握药物的名称、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我们回家后不可擅自停药、多服、漏服,配合临床治疗活动。

  不仅仅依靠药物的治疗,愉悦的心情对疾病恢复是十分有利的,患者可及时与护士沟通自己的疑惑。当心情烦躁时,可以通过深呼吸、听音乐、放松肌肉等放松心情,也可以与护士或家属交谈转移注意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情绪激动。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一周内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能减少心脏负担与心肌耗氧量,能避免病情恶化。第一天绝对卧床休息,由照顾者辅助翻身,根据病情一般一周后开始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一旦出现呼吸短促、心悸无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通知医务人员。

  保持理想体重,防止病情复发,不宜过饱,保持大小便通畅;保持适度运动,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慢跑等有氧运动,不能过度劳累,3~4个月后可逐渐恢复工作;遵医嘱坚持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带上急救卡;出现胸闷、呼吸困难时及时到医院就诊,若病情危重则立即卧床休息,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并拨打急救电话。

  急性心肌梗死有发病急、预后差、影响严重的特点,我们应了解关于疾病、治疗、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对医疗活动的依从性,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病情;发病;面纱;速效救心丸;心脏负担;内应;治疗;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