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冬天不再那么“可怕”
2019年04月09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胡宁燕

  隆冬季节,天气寒冷,较大的昼夜温差,会引起动脉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从而造成心血管病患者病情不稳定,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情况。
  因此心血管病人在冬日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宜清淡,切忌暴饮暴食。冬日是养膘时节,难免会有聚餐,而传统的中式菜肴,含有大量盐分及油脂。盐摄入过多容易使全身水肿,加重心脏负荷,而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动脉硬化,促进斑块形成。因此,心脏病患者饮食宜清淡,忌辛辣、高盐食物,避免三餐过饱,可适量进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核桃、橄榄等食物。《美国营养学会杂志》刊载显示,核桃中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因而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几率。
  2.见太阳再锻炼,活动宜慢不宜快。晨练现已成为很多人的必修课。但寒冬期间,晨练时间不宜过早,太阳出来前,天气寒冷,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过早锻炼可使血压及心跳出现明显波动,诱发不良事件,因此建议太阳升起,气温回暖后再锻炼,运动强度在最大安全心率的70%以内为宜。简单计算:(220-年龄)×70%。每天运动时间半小时为宜,不要超过1小时。除此之外,平时起床,起夜,起立等过程中,均要慢节奏,可以减少血压的骤然改变带来的心血管危害。
  3.戒焦戒躁,不可大喜大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心血管病人要努力养成处事不惊的生活态度。在冠心病患者中,情绪烦躁动怒乃是大忌,往往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而高血压患者,则容易因为情绪激动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而过于欣喜或是悲伤也可导致心肌损伤,出现"心碎综合征"。因此保持心境宁静,戒焦戒躁,是护“心”的关键所在。
  4.按时用药,不宜私自停药。很多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用药,如降压药,阿司匹林,他汀类等。在冬季,人体的血压及心率可因天气变化而忽高忽低,往往会突发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中风等等。每天定时定量服用有助于更好得维持药效,因此冬季出门,需要准备好每日用药,以免漏服。因不能耐受副作用而需要停药时,需咨询相关医生,以免私自停药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加重病情。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血压;心绞痛;收缩;心肌梗死;寒冷;心血管病患者;病情;心力衰竭;动脉血管;昼夜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