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朋友,
是否早已穿上秋裤秋衣
享受着暖气?
江南人,
苦苦承受着南方寒风凛冽的冬天弥久了。
不过,处在寒风凌乱中的我们
也不要忘记冬至这一节气哦。
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准备包饺子、吃汤圆吧。
冬至,又称冬节、压岁、长至节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日“冬至”。
调护阳气为重中之重
浙江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陈鹏副主任中医师建议:冬至养生,以调护阳气为重中之重,建议可行艾灸神阙穴。神阙穴,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建议于冬至前后四天,加冬至日共九天,每天艾灸神阙穴,每天一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即可。具有提升阳气、温通经络,缓旧疾、祛病邪之功。
冬至吃水饺还是汤圆?
冬至时家家团聚,古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语,留传至今。民间俗语也常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原来呀,饺子又叫“娇耳”,古时候因冬季寒冷,很多穷苦百姓饥寒交迫,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当时很有名的张仲景医师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变成“娇耳”,人们吃下“娇耳”喝下汤后浑身发热,全身都变得暖和起来,一段时间后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从此,北方冬至到,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
在南方则吃汤圆,寓义团圆美满,同时以趋避疫邪,防灾祛病;而在山东滕州,认为冬至是数九寒冬的第一天,有吃羊肉、喝羊汤的习俗,以驱除寒冷、滋补强身冬至天寒,为取暖饮食多以高热量的肉食为主,但是容易积食导致胃肠疾病,需节制,合理搭配,荤素结合,可吃些青笋、莲藕、柑橘等蔬果爽口又开胃。
慢性疾病患者及年老体弱者,大多正气不足,脾肾亏损,每于冬季气候寒冷之时,更易受外邪侵袭,使正气更虚。可以说,冬季是慢病患者的一道大关。冬季寒冷,容易感冒;外周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皮肤毛孔闭合,毒素不易排出,这些都可能造成病情的反复、变化及进展。因此建议慢病患者于冬至日开始可服用膏滋进行调治,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辨证施补。
最后,祝您冬至快乐,
注意节气变化,
并请及时添衣保暖。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