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能否不痴呆?注意这几点预防老年痴呆
2020年09月27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戚正丰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每3秒钟,全球就有1名痴呆病患者产生。

  目前,全球至少有5000万痴呆患者,预计到2050年,将达152亿,其中约60%-70%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在中国,目前约有1000万AD患者,预计到2050年,我国AD患者将超过4000万。这已成为严重影响全球人口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阿尔兹海默症(AD),我们总结了一下“十大征兆”,帮助你识别阿尔兹海默病。

  第一大征兆:记忆力衰退。尤其是对近期事物的遗忘,是AD早期最常见的症状。

  第二大征兆: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让曾经的“家务小能手”不见了......

  第三大征兆:语言表达出现障碍。早期AD患者经常忘记简单的词语,或者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理解。

  第四大征兆:搞不清楚时间和地点。AD患者出门常迷路,记不得日期,甚至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

  第五大征兆:判断力受损。AD会让人丧失对一些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例如花很多前去买根本不值钱的东西,或者吃已经不再新鲜的食物,甚至会横冲直撞地过马路。

  第六大征兆:理解力下降。早期AD患者与人交流往往会出现一定的障碍,跟不上他人的交谈思路。

  第七大征兆:将物品或钱错放在不恰当的地方。比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总把东西放错地儿。

  第八大征兆:情绪或行为的改变。无缘无故地情绪涨落,或者情绪变得淡漠、麻木,那么一定要引起重视。

  第九大征兆:性格改变。糊涂、多疑、害怕、易怒、焦虑、抑郁......

  第十大征兆:兴趣丧失。有的患者能在电视机前呆坐好几个小时,又或者长时间地昏昏欲睡。AD甚至会偷走你的爱好,让你会以前的喜好不再有兴趣。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有以上征兆的话,请及时就医,别让最亲的人变为“熟悉的陌生人”。

  虽然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能阻止或逆转AD的病情进展,但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是可以预防的,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利用保护因素可以显著降低A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预防AD呢?我老了能否不痴呆呢?目前全球首个AD循证预防国际指南已新鲜出炉,根据相关循证医学标准,现将其中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总结如下,分享给大家:

  一.生活方式

  1、体重指数(BMI)及体重管理:

  65岁以下人群应保持或减轻体重,通过合理均衡体指数育锻炼、热量摄入及正规行为计划以期使BMI达到并保持在18.5-249千克/米的平方。

  65岁以上人群不宜太瘦。

  65岁以上人群若出现体重减轻趋势,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2、体育锻炼:

  每个人,尤其是65岁以上者,均应坚持定期体育锻锻炼。

  3、认知活动:

  多从事刺激性脑力活动,如阅读、下棋等。

  4、吸烟

  不要吸烟,同时也要避免接触环境中的烟草烟雾;对于吸烟人群应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尼古丁替代治疗及其他药物治疗来配合行为计划或正规戒烟计划。

  5、睡眠

  保证充足良好的睡眠;出现睡眠障碍时要咨询医生或及时治疗。

  二、共病

  1、糖尿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病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减退情况。

  2、脑血管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维持脑血管系统脑血良好状态,避免罹患动脉粥样硬化、脑低灌注或其他脑血管疾病;对于卒中患者,尤其是脑微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改变,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 其认知功能。

  3、头部外伤

  保护头部,避免外伤。

  4、体弱

  晩年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对于越来越虚弱的人群,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5、血压

  65岁以下人群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罹患高血压。

  对于直立性低血压患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6、抑郁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已有抑郁症状的患抑郁者,应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7、心房颤动

  维持心血管系统良好状态;对于房颤患者应用药物洽疗。

  8、精神紧张

  放松心情,平时避免过度紧张。

  三、其他方面

  1、教育

  早年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教育。

  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定期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用维生素B和/或叶酸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其认知功能状态。

  3、维生素C

  饮食摄入或额外补充维生素C可能会有帮助。  

  四、不推荐

  1、雌激素替代疗法

  对于绝经后妇女,不建议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预防阿尔兹海默病。

  2、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于认知损害的患者,不建议应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预防阿尔兹海默病。

  这些建议近三分之二与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可见保持良好的心脑血管状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AD的重要性。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关爱自己、关爱家人,关爱他人,老了我们都不痴呆。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征兆;生活方式;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病;胱氨酸;监测;雌激素替代疗法;糖尿病;预防;脑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