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不少居民谈之色变,对之避之唯恐不及,如果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的“疑似病人”该如何科学应对呢?大家不要慌,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科学的进行“居家隔离”。
1.首先居住方面:选择单人房居住,且要通风良好,可早中晚各通风半个小时,通风时保证自己的保暖,如果条件不允许,要保证分床睡,起码要和家人距离一米,与家人同处一个房间,双方应戴口罩,随手关门,避免各个房间的空气对流,不要使用公共空调。禁止探视,不要进行聚会聚餐等活动,如需要陪护,最好是一名健康的家属进行照顾。床头柜、床架和其他卧室家具,每天要消毒,可使用漂白剂稀释的消毒液,配置比例是,1份漂白剂加99份水。浴室和卫生间每天也至少消毒一次。
2.饮食方面:宜清淡,忌肥甘厚腻,要保证营养均衡,要对喝热水,少喝冰冷刺激性饮品,与家人要分开吃饭,忌公用碗筷、餐具,饭前便后均要洗手,且使用一次性纸巾擦手。
3.用药方面: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怕冷明显者,可以选用具有解热散寒类的中成药;怕冷、发热、肌肉酸痛、咳嗽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中成药;乏力倦怠,恶心、食欲下降、腹泻者,可选用具有化湿解表类中成药;发热伴有咽痛明显者,可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功能类中成药;发热伴有大便不畅者,可加用具有通腑泻热类制剂。
4.体征监测方面:密切监测体温,每天至少早晚监测两次,密切观察是否有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腹泻、呕吐等症状。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被视为接触者,如果家庭成员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喉咙痛和呼吸困难,请尽快报告社区。
5.正确使用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口罩使用过程中,不要触摸口罩,如果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立即更换,换下口罩后请洗手。发热病人使用过的口罩要用密封袋或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放入垃圾桶。
6.掌握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布口罩、纸巾或弯曲胳膊肘遮挡口鼻,然后洗手。覆盖口鼻的材料要立即丢弃或清洗,清洗可用肥皂和流水。
7.勤洗手:饭前便后均要洗手,不洗手不接触口鼻眼等部位,避免直接接触体液,特别是口腔或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必要的话使用一次性手套,摘下手套之前和之后要洗手。
8.居家隔离者的用物处理:隔离者使用的手套、纸巾、口罩和其他废物放在隔离者房间中,与其它废弃物分开处理。衣服、被褥、浴巾和手巾等,用肥皂清洗,水温在60-90°C之间。洗衣服时,使用一次性手套和防护服(如塑料围裙)。在摘下手套之前和之后要洗手。
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发热患者在居家隔离过程中出现体温持续2小时以上不退以及胸闷、气短情况,建议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若出现呼吸频率 ≥30次/分,伴呼吸困难及口唇发绀等表现,须拨打120,由急救医护人员转运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救治。
病毒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全民众志成城,掌握科学方法,必会打赢这场攻坚战!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