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病毒预防的那些事
2020年03月18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郑小倩

  相信最近大家对冠状病毒肺炎这几个字并不陌生,冠状病毒医学上解释太过复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冠状病毒预防的一二三四五六事。和病毒说拜拜,和健康说你好。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由于病毒包膜上有向四周伸出的突起,形如花冠而得名。而在我看来它就像是一个“长满八爪鱼触脚的小汤圆”,且极其难缠。一般它只纠缠动物,如:果之狸、蝙蝠、竹鼠等。人类一般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类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人是怎么感染上它的呢?因为贪吃。前段时间武汉市民吃蝙蝠汤的视频相信很多人看过,触目惊心啊!所以在此奉劝大家拒绝野味,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人类是自然的一员,不是世界的主宰。

  2.冠状病毒这颗“汤圆”是怎么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呢?

  通过接触传播与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顾名思义就是与已携带病毒的人有接触,如聊天、吃饭、握手等或者是与他们同乘一辆公交,看同一部电影,一起唱歌等极其日常的活动都有可能导致被传染。而被大家所熟知的飞沫传播,感冒时我们会打喷嚏、咳嗽,而这时我们身上所带的病毒就会在空气中扩散,被免疫力低下且无抵抗力的人群吸入传播,这就是他们的传染途径。

  3.冠状病毒是否具有潜伏期?

  冠状病毒潜伏期平均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这颗“汤圆”会隐藏,为什么医院会对密切接触者观察14天,也是为什么电视新闻一直在宣传隔离的重要性。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因为可能你已被“隐性感染”而不自知。

  4.那这种新型肺炎会有什么表现呢?

  主要表现就是发热,可伴有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而一般感冒所会有的咳痰、流涕却少见,部分患者起初症状轻微,可无发热,而逐渐发展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危重情况。而目前对其我们没有特效药及疫苗,这次肺炎不是演习,“敌人”已经开炮,我们要听党和医护人员的劝,尽量减少或者不要出门,不要聚众。

  5.冠状病毒抵抗力如何?

  和所有蛋白质一样,病毒也怕热。对热敏感,56℃以上30分钟、75%的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都可以和它彻底说再见。

  6.疫情严重期,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出门要带好口罩,勤洗手,在家勤通风,吃的要荤素搭配,食物要煮熟。合适的时候在家旅旅游,客厅、厨房、厕所、卧室、阳台都是你春节最佳旅游路线。到了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了。口罩不是你想的那样带上就完事了,咱们求的不是心里安慰,而是安全有效。目前确定有效的是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任何口罩都有正反面,颜色深的是正面应该朝外,颜色浅的是内面要对着自己,带有金属条鼻夹的是口罩的上方。

  戴口罩前我们还需做好准备工作—洗手。在医学界有一句洗手顺口溜:内、外、夹、弓、大、立、腕。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全过程每一步骤要认真揉搓双手15秒以上,洗好手后我们才可以带口罩。

  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褶皱,完全覆盖鼻子和嘴巴。口罩的有效期是4个小时,不要想着口罩留着下次用。

  外出归来我们要做的有四件事情:1.就要将口罩摘下扔掉,我们要做到勤更换。不要接触口罩的外面,摘下时只拉两侧挂耳绳。口罩取下后放在一个小垃圾袋中,用75%的酒精进行喷晒,最后将垃圾袋密封好,将垃圾袋放于门外。2.将带回来的东西进行消毒,依旧可以用75%的酒精在物体的外表面进行喷晒,外出归来你的手机、钥匙、眼镜等都是你接触外界最多的东西,同理可以用75%的酒精在物体的外表面进行喷晒消毒。3.将自己外出所穿的外套进行处理,将衣物放在窗口处通风,打开窗户,鞋子不要放于室内,放于室外或阳台。4.洗手,出门回家,吃饭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洗手。

  按之前说的七步洗手法好好洗手,做好自我防护。洗好手后我们要擦干自己的双手,擦过的纸巾可以放在马桶里直接冲掉,或者是直接扔在垃圾桶里。

最后,如果你出现咳嗽、打喷嚏、发低烧请不要惊慌,先在家进行观察在必要时再去医院。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防止交叉感染,可以在家里,准备一个清洁台。最好离门口相近,这上面有口罩、纸巾、酒精等必需物品,便于外出或归来使用。

  


责任编辑:王秀萍
标签: 冠状病毒;口罩;病毒;双手;肺炎;揉搓;洗手;酒精;指缝;垃圾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