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气温骤升,吃冰降温是最惬意的事情了。从户外回来,许多人会来一大口激凌,喝碗冰镇饮料解署降温。但进食过量,容易引发“蝶腭神经节神经痛”。顷刻之间,头皮和上颚都感到麻木,舌尖也失去了知觉。这种疼痛有一个形象的名称——“脑结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医学界将这种神经性头痛取名为“冰激凌头痛”。
什么是“冰激凌头痛?
当进食冰冷物质时,上腭遇冷迅速冷却,刺激神经,给大脑传达信息以改变体温。短时大量进食冰冷食物使神经群过度刺激,造成大脑动脉痉挛,如同大脑结冰。血流猛烈冲击痛觉神经末梢,引发剧裂头痛。这种疼痛一般在数秒内发作,并在20-60秒肉达到最严重程度,随后约在相同的时间段缓解。然而,部分患者的疼痛可持续长达25分钟。偏头痛患者更易发生。此类疼痛生活中常见于进食冰激凌或碎冰沙之后。
“冰激凌头痛”如何处理?
“冰激凌头痛”是由冷刺激上腭从而引发神经神动造成大脑动脉痉挛的,那么就从源头切断。提高口腔温度,停止食用冷饮,服用温开水;也可按摩头痛部位,按摩太阳穴,帮助缓解头部血管痉挛,以减轻症状。这种头痛的持续时间一般很短,可自行缓解,若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
如何避免“冰激凌头痛”?
最佳的预防措施是避免短时大量进食冰冷食物。有以下几点建议:
1.适宜的时间。饭前空腹或刚吃完饭不宜进食冷次。一般在饭后30分钟为宜。因为空腹吃冷饮,对胃黏膜有刺激,会因黏膜受冷使血管收缩,长期这样会使胃黏膜缺血而导致胃炎;而刚吃饱饭就吃冷饮,会造成胃内环境紊乱,影响消化。胃肠受冷的刺激会加快蠕动,缩短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影响营养的吸收。
2.放慢速度。冷饮小口慢饮,使用先冰激凌可先在嘴巴前端含化,待温度升高再吞下,如此可避免刺数大脑血管,咽喉,呼吸道。
3.适量。一次食用冰激凌勿超过两支,饮料勿超过150ml。适量食用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免腹痛、腹泻。
4.环境。远离寒冷环境,在剧烈活动或者室外劳作后,要避免使用冷水冲头,或用空调的冷风对准头部迅速降温。运动后应用温水冲洗。
5.有相关“冰激凌头痛”病史,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患者,更应注意慎食冷饮。这类患者血管弹性差,对于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血管自我调节能力差。血管骤然收缩,血压波动大,甚至可引起血栓脱落,引发脑梗、心梗、肺栓塞等疾病。动脉瘤患者遭遇冷热刺激后甚至会诱发动脉瘤破裂。
夏季炎热,莫贪一时爽。选择正确方法降温,安全度过炎炎夏日。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