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一直以来都是多发性疾病,前几天又听到妈妈的声音:“我的手好痛啊!”
我妈妈的手在几年前就开始痛了,两只手都肿得像包子一样,后来到医院检查了好久才确诊为腱鞘囊肿,其实很多父母们都有腱鞘囊肿,大多是因为为工作与家庭操劳过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妈妈手”——腱鞘囊肿,更好的爱我们的家庭吧。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表现为以半球样隆起于皮下浅表、柔软可推动的肿物,多发于腕部中央为主要临床特征。腕背或足背部缓慢发展的囊性肿物,呈圆球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有波动感,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微酸痛;囊液充满时,囊壁变为坚硬,局部压痛。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疼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病因尚不清楚,好发于腕背及足背,可能与慢性外伤有一定关系。可以是受伤、过分劳损、骨关节炎、一些系统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等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会较易患上该病,病人常会感到关节疼痛不适。
接下来说一下腱鞘囊肿的症状。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局部囊性肿块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
常见症状: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厘米。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囊肿大小与症状轻重无直接关系,而与囊肿张力有关,张力越大,肿物越硬,疼痛越明显。
其他症状: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肿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压之有酸胀或痛感。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
(1)手腕部腱鞘囊肿 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
(2)足踝部腱鞘囊肿 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身边的长辈有以上的症状,就督促他们到医院检查一下,常规检查做B超、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确诊。
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也很简单,可通过挤压使腱鞘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可能复发。与关节腔相通的不容易破裂,可采用穿刺方法将腱鞘囊肿抽出,然后加压按揉,或将囊液抽出后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局部加压包扎2天,有一定疗效。虽然腱鞘囊肿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但此类方法创伤最小,易于被患者接受,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试治方法。也可以选择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以防复发。
日常饮食宜清淡,多进食蔬菜水果。
除了操劳的父母们,年轻人也会患上这种疾病。手握鼠标时间过长,或是姿势不正确,易导致手关节滑膜腔的损伤,从而引发腱鞘囊肿。因此,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和鼠标的办公人员,应每隔一小时休息5至10分钟,做柔软操或局部按摩。
当我们的父母们劳累后我们做子女的可以做些温和的手部运动有助于缓解疼痛。旋转手腕是简单的运动之一。转动手腕约2分钟,可以运动所有的腕肌肉,恢复血液循环,并消除手腕的弯曲姿势。劳累后用热水对患处进行冲洗,使局部血流通畅。局部按摩也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
腱鞘囊肿虽然治疗简单,但宜复发,我自己的妈妈近几年也是经常在复发,我也反省了自己,平时工作忙几乎都没有帮父母家务,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多为父母分担一下,避免腱鞘囊肿的发生与复发,让家庭更美满幸福,现在开始让我们更加爱护父母吧!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