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最近很是苦恼,因自己不重视“倒春寒”,早早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春装,突然降温,冷空气一吹,鼻塞流涕打喷嚏,成功感冒了。但他基于自己比较"强壮"的身体,也没太在意,觉得扛扛就能过去,这一抗就扛成了肺炎,入了院。更戏剧性的是,挂了一周抗生素,肺炎没见明显好转,还得了口腔溃疡,吃饭不嘛嘛香,天天腹泻,同房的病友也出现这个症状,两人天天抢厕所,明明不是挂同样的抗生素,却同时腹泻,误以食物中毒的他们,询问了医生。
其实这就要讲到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后,而造成的一个疾病。过长时间服用或使抗生素后,突然出现口腔溃疡或者腹泻的现象是由“菌群失调”所造成的一种病症。“菌群失调”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的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由此产生的病症称为菌群失调症。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菌群失调的危害并不小,通常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但耐药菌或一些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则获得生存优势而大量繁殖致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真菌引起的败血症、白假丝酵母菌引起鹅口疮、阴道炎、肠道和肛门感染等。
既然菌群失调危害那么大,那要怎么合理避免呢?
调整菌群平衡最直接的方法是补充有益菌,如酸奶、奶酪。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含乳酸菌的酸奶、奶酪等。但是如果已经造成菌群失调症如口腔溃疡、腹泻、便秘等,且病症比较严重,单靠食用酸奶和奶酪不能改善,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可以补充双歧杆菌、乳杆菌和乳酸菌的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预防“菌群失调”症的关键还在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可用可不用者不用,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对年老体弱、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使用抗生素或者激素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最好能作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
医生的解答让小刘明白了,原来是抗生素惹的祸,立马去买了两盒酸奶压压惊。同时也感概,下次再也不要只要风度不要温度了!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