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运动?
2019年06月03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作者 浙江医院严玲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糖尿病病人怎样运动才有效和安全?在运动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一、运动对糖尿病人的益处

  1.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2. 改善葡萄糖代谢,降低血糖。

  3. 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脏健康,改善心肺功能。

  4. 减轻中高度高血压。

  5.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6. 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灵活性。

  7. 减少身体脂肪含量,保持体重。

  8. 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9. 精力充沛,缓解压力。

  二、 以下情况不宜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1) 血糖≥16.7mmol/L。

  (2) 1型糖尿病病情不稳定或伴有严重慢性并发症。

  (3) 合并严重糖尿病肾病。

  (4) 伴严重高血压或缺血性心脏病。

  (5) 伴有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6) 糖尿病足。

  (7) 脑动脉硬化、严重骨质疏松或机体平衡功能障碍者。

  (8) 运动量大或激烈运动时应建议患者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

  三、运动类型的选择:

  1.最轻运动:持续3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如散步、购物、做家务、打太极拳。

  2.轻度运动:持续2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如跳交际舞、做体操、平地骑车、打桌球。

  3.中度运动:持续10分钟消耗90千卡热量,如登山、慢跑、打羽毛球、上楼。

  4.强度运动:持续5钟消耗90千卡热量,如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

  四、运动疗法的实施

  运动治疗方案包括3部分:

  1.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5~10分钟,如步行、太极拳,保健操。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以使心血管适应,提高关节、肌肉的活动效应。

  2. 运动锻炼:通常为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步行、慢跑、游泳、跳绳等。

  3. 运动后的放松活动:5~10分钟的慢走,自我按摩等。可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回心血量下降,引起昏厥,心律失常等。

  五、运动频率及时间

  1.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如1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每周锻炼5次最为适宜;

  2.运动锻炼不应间断,若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弱。

  3.每次运动时间自10分钟始,逐步延长至30~60分钟,其间可穿插必要的间歇时间。

  4.一天中适宜的运动时间为餐后1小时,不宜在饱餐后立即运动或饥饿时进行运动。

  六、运动量的评估

  1. 运动量不足:运动后无汗,无发热感;脉搏无变化,在2分钟内恢复。

  2. 运动量适宜:运动后有微汗,轻松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后可恢复;次日体力充沛。

  3. 运动量过大:运动后大汗,胸闷气短;非常乏力,休息后15分钟脉搏未恢复;次日周身乏力。

  七、运动时间有讲究

  时间安排固定:宜安排在餐后,利于血糖控制稳定。餐后1小时开始: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切记不能空腹。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运动疗法;运动量;运动频率;血糖;糖尿病病人;糖尿病治疗;糖尿病人;运动时间;低血糖;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