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截至1月21日24时,国家卫健委收到国内13省(区、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440例,死亡9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
截至2020年1月22日12时,浙江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0例,其中杭州1例、宁波3例、温州4例、舟山1例、台州1例。所有病例均有武汉居住史、旅行史和密切接触史。目前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对148名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目前未发现发热等呼吸道相关症状。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湖北武汉市等地近期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要全力救治患者,尽快查明病毒感染和传播原因,加强病例监测,规范处置流程。要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深化国际合作。要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有关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工作,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1月21日下午,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举行会议。省委书记车俊在会上强调,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密切配合、落实责任、严防严控,确保防控工作科学、系统、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专家提醒,目前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居家和公共场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公众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前往人流密集场所注意佩戴口罩。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世界卫生组织将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其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如何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浙江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洪主任医师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如何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王洪建议,最好用肥皂和清水或含有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住口鼻,避免与任何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
戴口罩能预防感染吗?
常见的口罩有以下几种: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
医用外科口罩有三层,从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舒适层。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佩戴时白色的无纺布朝内,蓝色的防水层朝外,有金属片的一边朝上,不要戴反,橡皮筋挂上双耳后捏紧金属片和鼻子贴合,抚平两颊,使口罩和面部之间尽量不留缝隙。
购买时要注意,应当选择外包装上明确注明“医用外科口罩”字样的口罩。
N95型口罩
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N95型口罩是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 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 95%。
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
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
它的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由于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自“改善医疗服务 提升患者体验”浙江医院“暖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浙江医院中药房、医务部等为患者设立养生茶免费饮用点,此次迎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同时又遇流感高发季,在两院区门诊大厅、发热门诊和中药房,中医内科、中药房都为患者特意准备了“祛风清瘟散”泡制的防感茶。
浙江医院自配的“祛风清瘟散”,通过改善上呼吸道的环境,来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无论风寒鼻塞流涕还是风热咽痛发热都能辨证用之,对早期或者轻微的感冒症状疗效不错,泡水代茶饮,简便易行,而且目前使用的改善口感后的配方,即使孩子都不会那么抗拒服用。
三墩院区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等也特地准备了“祛风清瘟散”,而且由医护人员专程送到病房,送到患者、家属及护工等等的手中。您的健康,我们来呵护,一杯杯茶饮的温度,温暖着一颗颗心。
祛风清瘟散服用贴士
功效主治:早期或者出现轻微症状的流感患者。无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能使用,若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咽痛、口干等症状时可以代茶饮用。
预防:每日1包,开水反复冲泡或微煮3~5分钟。
治疗:每日2次,每次1包,开水反复冲泡或微煮3~5分钟;症状特别严重者,需配合使用其它药物。
注意:孕妇及脾胃虚寒人群慎用。
此外,结合中医科多年经验,浙江医院中药房制备了外用的中药香囊“避瘟散”,所用的药物芳香化湿,气味宜人,穿透力强,能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激发免疫功能,改变口鼻粘膜酸碱环境,抑制病毒入侵。悬挂于车里、屋内、随身携带,可以起到“避疫气,令人不染”的作用。
“祛风清瘟散”和“避瘟散”香囊,挂中医内科号即可开取。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