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徐先生(化名)剃了光头,看着手机里的视频,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虽然行动还不便,但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短短十几天能恢复到这样,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立体定向仪“探索”生命禁区
半个多月前,徐先生突发脑出血,身体偏胖的他本身就有高血压,在其他医院治疗两天后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浙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沈峥主任医师说,以往像徐先生这样的脑出血常常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一般都会留下后遗症。徐先生转到浙江医院三墩院区后,沈峥和浙江医院神经外科孙虎副主任医师、赵东医师、熊涛医师组成的立体定向团队对他进行了脑血管评估,徐先生的出血量在20ml左右,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域,本来是“生命的禁区”,不幸却又幸运的徐先生赶上了浙江医院神经外科先进的黑科技设备“立体定向仪”,即便是在脑干区域,仍然可以进行手术,进行“立体定向脑血肿清除术”,这也是浙江医院第一例立体定向脑血肿清除术。
浙江医院第一例
立体定向脑血肿清除术
看似简单的一套“立体定向仪”价值不菲,能够准确定位到脑部出血区域,避开脑神经等重要区域,使得穿刺针到达血肿区域,将脑部出血引流出来。
徐先生接受了手术,在立体定向仪的帮助下,历经一个小时,他的脑部出血被清除干净,沈峥说:“手术非常成功,患者恢复良好,手术创伤大大减少,住院时间也大幅度缩短。”
徐先生的家属对治疗非常满意:“他才39岁,还有长长的人生,现在的恢复已经超出了我们预期,我们会听从医生的建议,好好给他做康复训练,希望他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脑外科手术的黑科技,来了解一下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出血量较多,占位效应明显的脑内血肿,需要尽快处理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脑出血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迅速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以抢救生命。但是对正常脑组织牵拉重,创伤大,水肿反应重,术后不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死亡率高达28%~48%。
锥颅碎吸术虽操作简便易行,但定位差,穿刺、碎吸过程中带有盲目性,可造成过多脑组织损伤易再次出血。脑室镜辅助血肿清除术虽然可以在直视下清除血肿,如术中出现大出血时则难以处理。
如果脑出血不进行手术采用保守治疗,常常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遗症。立体定向引导下脑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式,术中立体定向可以精确定位血肿位置,引导穿刺,使引流管可以准确的放置到引流脑内血肿的最佳位置。同时可以避免手术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极大的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沈峥介绍,脑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手术简便,创伤小, 定位精确,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此方法再出血发生率极低,神经功能恢复也较为理想。
本文指导专家
沈峥
主任医师,浙江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任浙江省脑外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神经外科技术指导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30余年,2005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yracuse医学院神经外科中心学习。擅长颅脑外伤的诊治和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微创治疗,熟练掌握颅内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技巧,对于脑动脉瘤手术夹闭、脑动静脉畸形及各类颅内先天性疾病颇有心得。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厅级课题二项。
专家门诊:
周五上午(灵隐院区)
周三上午(三墩院区)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