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起看病价格有调整,怎么调?一起来看个究竟
2019年09月04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浙江省省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方案》将于8月1日起施行。《方案》明确,政策实施范围为包括浙江医院在内的在杭13家省级公立医院,其他省级公立医院按照属地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执行。

  这意味着,看病就医的费用多多少少将会产生一些变化。那么,以后看病究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呢?浙江医院医保和物价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娟华表示,这次的价格改革顺应了医学发展的需要,准确的说,以后看病收费将更合理。

  调价的基本原则

  《方案》将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基本原则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确保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结构调整:通过压缩不必要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量、控制不必要检查检验等腾出空间,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

  有升有降:降低偏高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提高偏低的技术劳务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逐步到位:循序渐进、分步实施,腾一次、调一次,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调价的主要目标

  此次调价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省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鼓励开展高难度手术,优化病种收治结构,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比,降低药品、医用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医院建立合理用药、合理诊疗的内在激励机制。

  调价的主要内容

  共11类、938项,其中价格提高项目879项、价格降低项目59项。

  我院涉及全部11个类别,主要包括如下:

  具体内容详见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官网:

  http://ybj.zj.gov.cn/art/2019/7/1/art_1615796_35221491.html(建议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细内容)

  “人工费”上涨,检查费下降

  周娟华表示,《方案》总体而言,提高的是偏低的“技术劳务型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降低的是“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通俗的说,就是医务人员为你直接服务的“人工费”将上涨,而磁共振、生化检验等检查费会下降。

  新政指出,此举旨在通过压缩不必要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量、控制不必要检查检验等腾出空间,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

  同时,《方案》还明确指出“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即取消可单独收费医用耗材加成政策,实行零差率销售。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了解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后,医疗账单可能出现的变化,周娟华大致测算了一下,结果发现,不同疾病患者的费用有升有降,基本上使用高值耗材较多、化验较多的病种,费用一般会下降;以技术劳务治疗项目为主的患者诊疗费则会有一定增加。

  此外,《方案》还将强化医保政策的衔接。医保支付范围内的医疗服务项目的提价部分按原支付比例由医保基金支付,并制定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确保总体上不增加患者负担。

责任编辑:王一鸣
标签: 医疗服务价格;调价;浙江省;政策;医疗保障;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人工费;检验;改革方案